据袁世凯贴身侍卫陶树德回忆,袁世凯每天5点起床后,先喝鸡汤、牛肉汤开胃;7点左右

历史探花 2025-07-27 10:11:26

据袁世凯贴身侍卫陶树德回忆,袁世凯每天5点起床后,先喝鸡汤、牛肉汤开胃;7点左右吃一大碗小母鸡炖的鸡丝面和两个肉包,有时候,一顿就要吃十几个鸡蛋;之后每隔一小时就要喝人参茶,吃一碗鹿茸溜溜缝。

据袁世凯贴身侍卫陶树德回忆,袁世凯的饮食习惯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每天清晨5点,他准时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处理公务,而是喝上一碗鸡汤和牛肉汤暖胃开胃。到了7点左右,他会吃一大碗小母鸡炖的鸡丝面,配上两个肉包,有时兴致来了,一顿饭能吃下十几个鸡蛋。之后,他的生活节奏更夸张,每隔一小时就喝人参茶,再配上一碗鹿茸溜溜缝。这套饮食流程,乍一看像是土豪炫富,但仔细想想,一个人的身体真能扛得住这么高强度的吃法吗? 这种习惯可不是随便养成的。袁世凯出身军人,从清末到民初,他一直是个实权派人物,生活压力大,身体消耗也高。他可能觉得这种高蛋白、高营养的吃法能帮他保持精力。可问题是,这种吃法真有那么神奇吗?还是说,反而埋下了隐患?

咱们先来算算袁世凯一天吃的这些东西有多“猛”。鸡汤、牛肉汤、小母鸡炖的鸡丝面、肉包、鸡蛋,这些都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人参茶和鹿茸更是补品界的“顶流”,主打滋补强身。按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他这是典型的“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结构。 正常人一天需要的蛋白质也就几十克,热量大概2000-2500卡路里。可袁世凯呢?光早餐那十几个鸡蛋就顶普通人一天的蛋白质摄入了,再加上肉汤、鸡丝面和肉包,热量估计轻松破5000卡。更别提每小时的人参茶和鹿茸,这玩意儿吃多了,身体不一定受得了。现代医学告诉咱们,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甚至肾脏负担加重。那时候可没这些科学概念,但袁世凯的身体,恐怕早就亮红灯了。 袁世凯这套饮食习惯,也不是完全为了健康,还跟当时的社会环境脱不了干系。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物资匮乏,能顿顿吃上鸡汤、牛肉汤、鹿茸的人,绝对是权贵中的权贵。他这么吃,不光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在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想想看,那时候普通老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袁世凯却能每天大鱼大肉,还用上人参、鹿茸这种稀罕补品。这不是单纯的“吃”,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他当过大清的重臣,后来又做了民国总统,甚至一度称帝,这种高调的饮食习惯,跟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其实挺搭——凡事都要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袁世凯1916年6月6日去世,享年57岁。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政治压力太大,有人说是中毒。但从他贴身侍卫的回忆来看,他的饮食习惯很可能是个关键线索。当时的医学水平有限,没人给他做过详细体检,但咱们可以根据现代知识推测一下。 首先,他的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长期下去很可能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之类的问题。十几个鸡蛋、肉汤、肉包,吃多了胆固醇超标,心血管肯定吃不消。其次,人参和鹿茸这些补品,虽然听着高大上,但过量服用容易引起上火、血压升高,甚至加重肾脏负担。袁世凯死前据说身体浮肿、尿血,这不正是肾功能出问题的典型症状吗? 史料记载,他去世前几个月,身体已经很虚弱了,经常卧床不起。结合他的饮食习惯来看,最大的可能是慢性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自然死亡。政治上的失意可能加重了病情,但根子很可能还是出在这些年“吃”出来的毛病上。 那时候的人不懂营养均衡,咱们现在好歹有科学指导,可还是有人走老路子。袁世凯有钱有势就使劲享受,却没想过身体能不能承受。

0 阅读:58
历史探花

历史探花

感受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