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突然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双方的边境地区一片狼藉。除了战火正酣的前线,更加引人关注的,是政客们在舆论战场上的激烈对抗。
事件爆发后,双方迅速互相指责,局势逐渐升温并扩展到国际舞台上。泰国方面传出消息称有人员伤亡,指责柬埔寨过于激进,甚至放言要在三天内攻占柬埔寨,而关于柬埔寨总理洪森逃亡的谣言也在泰国媒体中疯传。然而,洪森对此的回应充满了挑衅和反击,他以强硬的言辞回应了泰国的指责。
2025年7月24日,泰国素林府与柬埔寨奥多棉吉省交界的塔门通寺上空,突然响起了无人机的嗡鸣声,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瞬间打破了边境的宁静。泰柬两国士兵在这片争议已久的土地上再度交火。枪声、火箭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甚至连战机也加入了战斗。泰国军方指责柬方士兵携带火箭推进榴弹迫近泰国铁丝网,在泰国警告未果的情况下先开火,而柬埔寨国防部则回应称,泰国军队无端越界入侵,柬方只是在进行自卫。
虽然真相在硝烟中变得模糊不清,但冲突很快就升级为近年来最严重的军事对抗之一。泰国的F-16战机快速升空,精确地投下炸弹摧毁了柬埔寨的两个军事指挥部,而柬方的火箭炮也毫不客气地打入了泰国境内,导致数座民房瞬间坍塌。就在这场激烈交火的当天,关于洪森逃往中国的爆炸性谣言迅速在泰国媒体中传播开来。洪森的回应则显得异常迅速且机智。
当天,他通过自己的脸书账号发布了十多张照片,照片中,洪森身穿便服,手持放大镜专注地研究作战地图,桌上散落着多部电话,旁边还放着一杯星巴克咖啡。洪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没逃到任何地方。”他嘲讽道:“那位泰国军区司令扬言要三天内攻下柬埔寨,我倒要看看他怎么做到的。”随后,他还用英文狠批道:“别在我面前耍‘泰式把戏’。”
这场冲突的起因看似偶然,但实则早有积怨。7月16日,一名泰国士兵在巡逻时踩中地雷,右腿被炸断。泰国指责柬埔寨新埋了俄制PMN-2地雷,认为这是违反了国际公约。柬方则拿出了一张1907年法国殖民时期的地图,反击称泰军在边境越界,踩到了战争遗留的地雷。关于地雷的争论,实际上是两国长达半世纪领土争端的缩影。1962年,国际法院判定柏威夏寺归柬埔寨所有,但并未明确划定周边土地的归属,因此塔门通寺等地一直是“无主灰色地带”。这些地区埋藏着数以万计的地雷,同时也埋藏着两国间复杂的民族主义情绪。
更深层的原因,还与金边和曼谷之间的权力斗争密切相关。今年5月,一名柬埔寨士兵的死亡事件引发了“录音门”丑闻,泰国总理佩通坦因此被停职,泰国国内的政局发生剧烈震荡。佩通坦家族与洪森家族的关系彻底破裂,继任的泰国代理总理普坦急需通过硬实力展现威信。而柬埔寨则被指控通过控制边境赌场、非法电诈等灰色产业来获取利益,泰国封锁边境的举动直接切断了这些经济来源。
尽管柬埔寨在外交上强硬回应,但军事实力的对比却显而易见。泰国拥有30万的庞大军队,并配备了F-16战机、现代雷达系统,而柬埔寨的军队则大多依赖老旧的苏式武器。洪森敢于与泰国硬碰硬的底气,可能源于其在外交上的筹码。今年年初,柬埔寨曾允许美日军舰停靠中国援建的港口,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柬方试图平衡与中国的关系。但在冲突爆发后,泰国却抢先邀请中国作为调解方,这使得柬方在国际政治中陷入了尴尬境地。
此时,冲突已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军事对抗,它还引发了两国经济上的连锁反应。柬埔寨的边境贸易几乎被切断,电价暴涨30%,数万吨芒果滞留在仓库中,损失惨重。与此同时,泰国封锁了跨境非法博彩产业,直接打击了洪森家族的经济利益。这场冲突也让柬埔寨的经济雪上加霜。
国际社会的目光紧紧聚焦在这一局势上,东盟各国纷纷呼吁双方保持克制,但没有一个国家公开批评泰国。越南暂停了与泰国的跨境铁路运输,老挝关闭了七个口岸,柬埔寨陷入了外交孤立。尽管洪玛奈首相紧急呼吁联合国安理会介入,但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和平的前景显得愈发渺茫。
然而,无论政治和外交如何角逐,战争的最惨痛受害者始终是普通民众。泰国公共卫生部门统计,冲突已造成14人死亡,其中13人是平民,1人是士兵,另有46人受伤。约4万名边境地区的居民在炮火中逃离家园,柬埔寨的民众同样也在战火中逃命。战争不仅撕裂了两国的边界,也让无数无辜的家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