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一位女共产党员被刽子手押赴刑场,面对敌人放归自由的诱惑,她仍振臂高呼

墟史往事 2025-07-26 09:01:04

1931年,一位女共产党员被刽子手押赴刑场,面对敌人放归自由的诱惑,她仍振臂高呼:“宁可牺牲,绝不屈节!”

郭隆真,1894年出生于河北大名金滩镇一个回族乡绅家庭。家里书香气浓,父亲郭荣桂思想开明,书房里摆满了经史子集。她8岁就握着毛笔,临摹《三字经》,字迹工整。家里虽不反对她读书,但父亲仍希望她长大后做贤妻良母。她不服气,15岁时跟父亲争辩女性该平等,愣是把父亲说得哑口无言。她和父亲一起在家乡办起元城县女子小学,挨家挨户劝家长送女孩上学,硬是让村里不少女娃迈进了学堂。 1913年,19岁的她考进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校里梧桐树高大,她和邓颖超、张若名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聚在一起,聊国事,聊救国,眼睛里满是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她走上街头,手举标语,喊着反帝爱国的口号,声音清脆,传遍天津街巷。家里曾想用母亲病危的借口把她骗回去,逼她完婚。她表面答应,婚礼当天却穿着红衣登台,扔下盖头,发表了一通女权演讲,扭头就回了学校。

1920年代,她投身革命,奔赴欧洲考察,寻求救国之道。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河北地区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回国后,她辗转各地,组织工人运动,散发传单,点燃革命火种。她干活麻利,讲话接地气,工人们都爱听她讲道理。她先后在北平、哈尔滨、青岛等地开展地下工作,总是穿着朴素的布衣,混在人群里,掩护身份。 1930年,她到青岛,担任山东省委委员。青岛的码头工人苦不堪言,她挨个厂子跑,组织罢工,教工人写标语,喊口号。她的传单塞在工人手里,字里行间全是力量。她还办夜校,教工人们识字,讲革命道理,晚上油灯下,她的声音低沉却坚定,工人们听得入了迷。 1931年11月2日,她在青岛四方村散发传单时被捕。这是她第六次落入敌手。敌人把她押到济南国民党第一监狱,铁门重重关上。她被绑在审讯室的木椅上,皮鞭、烙铁轮番上阵,身上伤痕累累,血迹染红了地面。她咬紧牙关,一个字也没吐。敌人换了招,端来热茶,假装好心,许诺只要她供出同志名单,就放她一条生路。她冷冷一笑,嗓子沙哑却掷地有声:“宁可牺牲,绝不屈节!”敌人气急败坏,把她拖回牢房。

监狱里,她被关在一间窄小的石室,墙上渗着水,地上只有一堆稻草。她五次被捕的经历,让她对敌人的手段了如指掌。1927年北平,她被吊在横梁上,铁钩刺穿肩胛,血流了一地。1929年哈尔滨,她化装成家庭妇女,组织工人罢工,敌人用烙铁烫她手臂,皮肉焦糊,她硬是没吭一声。每次审讯,她都像块石头,砸不碎,压不垮。 1932年4月5日凌晨,她被押往济南纬八路刑场。敌人最后一次试探,许诺自由,她却高举被绑的双手,喊出那句震撼人心的口号。刽子手挥刀,她倒在血泊中,年仅37岁。那天,22名烈士同日牺牲,她是唯一女性。她的鲜血洒在济南的土地上,化作革命的火种,点燃了无数人的斗志。 郭隆真的牺牲不是终点。她的故事在山东、河北的革命者中口口相传。工人们提起她,总是说:“那是个真有骨气的女人!”她的精神激励着同志们继续斗争。青岛的码头工人、济南的地下党员,都以她为榜样,咬紧牙关,扛住了敌人的高压。她的名字被刻在革命史册上,成了河北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的永恒符号。

0 阅读:9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