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喜庆了!陕西,一名女老师结婚时,直接邀请全班同学来参加她的婚礼。而全班准时到位

波子聊社会 2025-07-25 15:22:17

太喜庆了!陕西,一名女老师结婚时,直接邀请全班同学来参加她的婚礼。而全班准时到位后,家长们也统一随了老师200元礼钱,但隔天,女老师又将孩子们的礼钱一一退回。因为女老师请孩子们来参加她的婚礼,不是为了收礼,只是想让学生们见到她最美的样子!   2025年7月8日,陕西一位小学女教师的婚礼现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嘉宾,那是她带的全班学生。孩子们兴奋地夸老师“像仙女一样”,家长们则按习俗每人随礼200元表达心意。   然而次日,所有家长都惊讶地发现,礼金被原封不动退回了。女老师解释,她单纯希望学生见证她的幸福时刻,分享喜悦而非收礼。这一幕被赞为“师德典范”,温暖刷屏。   老师退还礼金赢得了满堂彩,家长们感动于老师的体贴,“知道孩子没钱,这钱是家长辛苦挣的”,称此举彰显了纯洁的师生情谊与高尚师德。有网友甚至类比医生“术前收红包安家属心,术后退红包守原则”的做法,理解老师先收后退是礼仪与原则的平衡。    对孩子们而言,参加恩师婚礼更是一堂生动的“情感课”。有学生直言这是“最珍贵的回忆”,在见证幸福的过程中,悄然种下关于爱的种子。   舆论盛赞中,质疑声虽微弱却犀利。首先就是有网友质疑“权力不对等,家长真的敢拒绝吗?”  的确,师生关系本质特殊。老师是管理者,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当邀请全班参加私人活动,即使声明“自愿”,家长也可能担心孩子被差别对待,只能“配合演出”。   还有人提出:“小学生的安全是头等大事。婚礼现场人流混杂,孩子若在途中或现场发生磕碰、踩踏等意外,谁担责?”如果真的发生意外,老师作为邀请人,学校作为管理方,估计都难辞其咎。     最后,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早在2021年,陕西省教育厅就重拳整治教师违规收礼,明令“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金”,违者最重可撤销教师资格。    在此之前,2022年的云南,某班主任在家长群转发同事婚礼请柬,并代收红包(后全退),被家长怒批“借机敛财”,最终惊动教体局介入核查。收礼动作本身,已踩中监管敏感神经。   所以,虽然支持者说这是创新教育场景,将婚礼转化为德育课堂,教孩子学会祝福与感恩,但反对者直指的本质问题却无法忽略。     “师生关系不是私谊,而是职业关系。”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应体现在课堂与校园内。老师爱学生,不必赌上职业生涯,或许在校内分享喜悦是更稳妥的一种方法,比如结婚当天在教室发喜糖,既传递幸福又规避风险。    课堂上的用心,作业本的批注,困难时的援手,才是无可指摘的师德勋章。而教育部门不应该对此行为鼓动效仿,而是更应该建立“师德风险清单”,明确师生社交边界,推广“正向师生互动案例”。   学生一句“老师像仙女”的赞美,折射的是日常点滴积累的信任。这份情谊,远比一场婚礼的喧嚣更珍贵。好的教育,不在聚光灯下的高光时刻,而在平凡课堂里每一分钟的真诚付出。

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网|教师结婚不宜让全班学生当 “见证人” 海峡网|女教师结婚请全班学生参加 隔日礼金竟被原封不动地退回来

0 阅读:2
波子聊社会

波子聊社会

欢迎一起聊聊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