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啥怕中国收复台湾?不夸张的说,只要中国收回台湾,美国就得从霸主位置滚下来,说白了,因为台湾有台积电,一旦中国收复台湾,那么台积电将会成为中国芯片发展的一大助力。 张忠谋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建起第一座晶圆厂,带着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提高芯片良率。到2000年代,台积电已成为全球芯片代工龙头,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等巨头。张忠谋的精准管理让台积电在竞争中脱颖而出,2018年他退休时,台积电已占全球代工市场的半壁江山。台积电的芯片驱动了智能手机、电脑到军用装备,成了全球科技的支柱。张忠谋的眼光和坚持,让台湾从低端制造岛变成科技重镇,也让台湾在中美博弈中成了焦点。 美国怕中国收复台湾,核心原因之一是台积电。台积电生产全球65%的半导体,90%以上的高端芯片,3纳米、5纳米技术领先全球。这些芯片是智能手机、AI、军用雷达的命根子。美国科技巨头和国防部都靠台积电供货,F-35战机、谷歌数据中心都离不开它。如果中国收复台湾,台积电可能落入中国手中。中国的芯片产业虽然投入了1800亿美元,但技术上还差一截,台积电的设备和人才一旦被整合,中国就能迅速追平,甚至反超。这对美国用芯片卡中国脖子的战略是致命打击。 军事上,美国的担忧也不小。20年前,美国航母在台海横行无阻,那时候中国海军还用老式驱逐舰,空军靠仿制的苏式战机。如今,中国军费2024年达3200亿美元,海军有410艘舰艇,包括三艘航母,第四艘在建。反舰导弹像东风-21D,能打1500公里外的航母。美国智库2024年模拟台海冲突,结论是美军胜算不到60%,可能损失10艘军舰和5000人。美军航母战斗群再来台海,已不敢像过去那样嚣张,中国的歼-20和导弹部队让局势完全不同。 台湾的地理位置更是让美国睡不着觉。台湾在“第一岛链”的核心,连接日本和菲律宾,扼守西太平洋的出入口。它的东部港口面向深水,能让海军直通太平洋。如果中国控制台湾,舰队就能自由进出,打破美国的岛链封锁。美国在日本、韩国的军事部署都会受影响,亚洲的战略平衡可能倾斜。美国国务院2024年报告指出,失去台湾,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影响力会缩水30%。这不是小事,关系到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经济上,台湾的重要性不只是芯片。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台积电,2024年美国商务部模拟,如果台积电停产,美国经济一年损失2万亿美元。汽车、手机、航空航天全得瘫痪。美国试着让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建厂,投了500亿美元,但2025年进度只到10%,全投产得等到2030年。日本和德国的台积电新厂也只能分担5%的产能,台湾的地位没法取代。美国现在只能靠军售和外交撑台湾,2020年以来卖了220亿美元的武器,但真打起来,台湾的战略纵深太小,挡不住中国的压力。 美国还担心台湾问题不像乌克兰。乌克兰地大,人口多,能打持久战,台湾只是个岛,战略空间有限。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外贸规模全球第一,抗制裁能力远超俄罗斯。美国如果强行介入,可能自己陷进去。2023年CSIS智库分析,中国用导弹和海军封锁台湾,美国援军可能还没到,台湾经济就崩了。美国现在嘴上支持“台独”,但动作谨慎,更多是喊口号、卖武器,不敢真下场硬碰硬。 张忠谋94岁,住在台北基隆河边的公寓,身体虚弱但头脑清醒。2024年,蔡英文在台北授勋仪式上为他颁发中山勋章,表彰他打造了台湾的“硅盾”。他拄着拐杖,站在台积电年会上,向员工挥手致意。台积电2025年启动2纳米芯片生产,台南新厂投资300亿美元,保持全球领先。中国加大对台军事演习,航母辽宁号在台东200英里外巡航,美国军舰远远监视,双方保持克制。 台湾2025年军费涨到200亿美元,采购无人机和导弹艇,加强防御。台积电在德国德累斯顿投资100亿建厂,分散风险,但台湾仍是芯片中心。两岸关系紧张但未失控,外交沟通继续。张忠谋的遗产让台积电成为全球科技支柱,也让台湾在中美博弈中举足轻重,未来走向仍悬而未决。
好真实,没钱只是贫穷最明显的一个点…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