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太大了!上海,一新手宝爸为了哄宝宝,就把他抱在怀里摇晃,接着就给放回床上,可没想到,宝宝却突然瘫痪并陷入昏迷,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宝宝的左脑已经坏死!从此走不了路,也没法爬行了,网友:这晃的得有多大的力! 上海的一个深夜,新手宝爸抱着止不住哭闹的宝宝急得团团转。 他想起老家说“晃一晃孩子就不哭了”,便把宝宝搂在怀里使劲摇了起来。 几分钟后,宝宝似乎安静了,他轻轻把孩子放回床上,转身想喘口气,回头却发现宝宝四肢瘫软,眼睛闭着没了反应。 送医检查的情况就像块冰砸在夫妻俩心上,医生表示,孩子的大脑受到剧烈晃动,里面出血了,左脑已经坏死了! 虽然抢救保住了命,可孩子右边身子再也动不了,癫痫时不时发作,医生说,这辈子可能都站不起来了。 类似让人揪心的事情还有很多。 有个一岁多的孩子,四个月大时被爸爸举起来“玩高高”,晃得太猛,放下后就一直哭,没多久脸色惨白、昏了过去。 检查显示左脑坏了,右边身子硬邦邦的,医生诊断是“晃婴综合征”加“多囊性脑软化”,以后的日子怕是难了。 除了摇晃,有些传统育儿习惯也藏着坑。 成女士家的宝宝刚出月子,一天拉大便时,肛门处掉出个小肉球。 到医院一查,孩子的肛门已经脱落了,需要做手术。 医生问了照顾细节诊断到,这是频繁把屎把尿闹的。 成女士早就让用纸尿裤,可婆婆总说“老辈都用尿布、把尿,孩子不尿床才好”,不仅当面坚持,背地里还偷偷给孩子把尿,甚至跟街坊炫耀“我家娃从不尿床”。 最后孩子遭了罪,小小年纪就在手术台上承受巨大的痛苦,不停的哭闹,这一幕也让孩子妈妈心疼不已。 通过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导致悲剧的都是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甚至这个行为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但是却给宝宝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据了解到,原来是婴儿的头相对于整个身体来说比较大,脖子又比较软比较嫩,就像嫩豆腐似的,根本撑不住沉甸甸的头,经不住大幅度摇晃。 这就好比一个装满豆腐的盒子,你使劲晃,里面的豆腐肯定会撞得稀烂。 宝宝的脑子也是这样,剧烈摇晃时,脑组织在颅腔里来回撞,细得跟头发丝似的桥静脉很容易被扯断,血一出来,脑子就被泡坏了。 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一旦伤到,这辈子都好不了。 传统的把尿方式对于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有着不小的伤害,因为刚出月子的宝宝,肠道和肛门周围的肌肉还没长好,很娇嫩。 频繁把尿时,大人会使劲让孩子“使劲”,这种外力压迫会损伤肛门周围的组织,时间长了,直肠就容易掉出来,也就是脱肛。 在临床上不少脱肛的小婴儿,一问都是孩子太小时,家里就开始把屎把尿了,是由这种不当的行为导致的。 其实,传统育儿里的“老办法”,有些是过去条件有限的无奈之举,有些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误解。 就像把尿,以前没有纸尿裤,只能靠把尿减少换洗负担,可这并不等于它对宝宝的身体好;摇晃哄睡,可能偶尔能让孩子安静,但背后藏着的脑损伤风险,老一辈未必知道。 而科学育儿讲究的不是否定传统,而是分清哪些老办法真有用,哪些其实在伤害孩子。 宝宝闹觉的时候,不一定非要靠晃。 轻轻拍拍后背,或者哼个简单的调子,很多时候比使劲摇更管用。 照顾宝宝的日常细节里,也藏着科学。 比如排便,不用刻意把尿,纸尿裤能让宝宝舒服地长大,等孩子大一点,自然会学会控制大小便。 老一辈担心的“尿床”,其实是成长的必经阶段,没必要用伤害身体的方式去“提前训练”。 上海那个宝宝,现在每天要做康复训练,可右边的手还是握不住东西,腿也站不直,妈妈抱着他时,总忍不住掉眼泪;成女士的宝宝做完脱肛手术后,每次排便都会哭,看着就让人心疼。 带娃这件事,光有爱不够,还得有点“敬畏心”——敬畏宝宝娇嫩的身体,敬畏科学的育儿知识。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比如晃一下、抛一下、把一把,可能藏着一辈子都弥补不了的坑。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一开始就慢一点、轻一点,用对的方式,陪孩子慢慢长大。
代价太大了!上海,一新手宝爸为了哄宝宝,就把他抱在怀里摇晃,接着就给放回床上,可
星球拾光
2025-07-24 18:14: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