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河南一游客登山口渴难耐,碰巧看见补给站有水卖,结果手机没信号、身上又没现金,正打算无奈离开,没想到摊主阿姨笑着说:“你们先喝吧,等有信号再转,不记得就当阿姨请你们的。” 陌生人的善意,就像散落在生活里的微光,有时候藏在山间的补给站,有时候出现在城市的公交站,不声不响,却能让人心里泛起暖意。 河南新乡南太行的山里,太阳把石头晒得发烫,几个游客往上爬了没多久,就被晒得头晕眼花,嗓子干得像被砂纸磨过。 眼瞅着前面有个补给站,几个人脚步都快了几分,冲到跟前就拿起矿泉水拧开,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 等想起要付钱,摸出手机才发现,山里一点信号都没有,扫码页面转了半天也没反应,翻遍口袋和背包,凑出来的零钱加起来,还不够买这几瓶水。 手里攥着空瓶,进退两难,脸上火辣辣的,正想把瓶子放下悄悄走开,摊主阿姨走了过来。 阿姨看着他们这模样,笑着说没事,先喝着解解渴,还说让他们拍张收款码的照片,等下了山有信号了,想起这事就转过来,真忘了也没关系,权当是她请的。 后来,游客把这事发到网上,好多人都在底下留言,说这几块钱的水,装着最实在的信任。 嵩山的半山腰,也有这么一位阿姨,在游客“落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给游客的行程增添了许多温暖。 每当游客在山上游玩,没有水喝,想买水,发现手机怎么都没有信号时,阿姨就主动给他们拿水喝,还同意“赊账”。 这份信任,感动了很多游客,她总说,大家来爬山就是图个高兴,不能因为付不了钱这点事,把兴致给搅了。 偶尔有人赊了账,她从不去问,可大部分人后来都会把钱补上。 她儿子在外地工作,每次打电话都嘱咐她,别太相信人,小心被骗,阿姨听了总笑笑,说自己摆了这么多年摊,真没遇见过故意赖账的。 她还常提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受到他人帮助,那份温暖,她一直记得。 不光是山里的补给站,城市里的公交站台旁,陌生人的善意也在悄悄上演。 青岛公交车驾驶员郑吉凡,就曾在工作中救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开车在路上行驶,远远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离近了发现,是有个老人晕倒了。 当有人看到公交车过来时,就赶紧跑来求助,他立马停下车,跟车上的乘客说声 “站台有老人晕倒,我下去看看”,就匆匆下了车。 跑到老人身边一摸,发现老人呼吸微弱,他没多想,立刻跪在地上给老人做心肺复苏。 旁边有人帮忙打了 120,他一边按,一边留意老人的反应,大概两分钟后,老人的胸口开始有了微弱的起伏,颈动脉也能摸到搏动了。 他轻声喊着老人,对方慢慢睁开眼,虚弱地应了一声,他又让旁边的家属掐掐老人的人中,过了一分钟左右,老人的意识渐渐清醒,能在家人的搀扶下坐起来了。 这些事传到网上,不少人都在讨论,有人说,正因为这份不设防的信任,才让人觉得心里踏实,换作是自己,肯定会把钱补上,不然心里不安稳;还有人出主意,说景区可以装个信号塔,从根儿上解决没信号的问题。 也有人建议,不如景区统一收点押金,既不让游客为难,也让摊主放心,阿姨们听了这些建议,都说收押金太麻烦,还是顺其自然好。 而对郑吉凡救人的事,大家更多的是佩服,关键时刻能站出来,还懂专业急救,这不仅是好心,更是有担当。 这种不设防的信任,这种挺身而出的担当,都是陌生人之间最动人的善意。 阿姨们凭着 “谁都有难处” 的体谅,让出门在外的人少了份窘迫;郑吉凡靠着骨子里的责任感,给了陌生人一次重生的机会。 陌生人的温暖总是在这些平常日子里,或雪中送炭,或救人性命,正说这些感人的时刻,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其实是温暖的。
泪目了!河南一游客登山口渴难耐,碰巧看见补给站有水卖,结果手机没信号、身上又没现
星球拾光
2025-07-24 18:14:09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