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太难看!”7月14日报道,广东江门,一女子发现,母亲手机被胡乱扣费,有100元,200元,300元,2年扣了近9000元,女儿一查,母亲手机有流量包,宽带,IPTV基本月使用费,天翼看家,亲子会员,还有摄像头终端分期费用等各种服务,女儿找营业厅理论:我母亲62岁,不认识字,用的老式手机,为啥要给她这么贵的套餐?营业厅拒绝提供明细,女子投诉,结果令人意外! 有位60多岁的老人无意间听到工作人员说自己的号码绑定了很多的扣费项目。 她的女儿经过查询发现,母亲被扣了近9000元话费,想找营业厅看扣费详情,却被拒绝,无奈只能从银行调出清单查看。 这清单上面的东西,可以说是非常让人头疼了,上面写着各种东西,让人看着眼花。 女儿甚至怀疑了是不是母亲不懂这些,在不清楚的情况下签字了才导致这样的情况,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却只说是误操作,这个说法并不能让她信服。 其实,老人手机被乱加收费项目的情况并不少见。 武汉一位七旬老人的经历也挺窝心,他在支付宝上发现,每个月都有一笔79元的扣款,从2022年9月就开始了,一直扣了快3年。 他手机里根本没装扣款的那个平台的应用,后来实在没办法,就跑到派出所求助。 民警潘睿琪查询后判断,老人可能是点了网页上关不掉的小广告,不小心开通了自动续费。 这几件事里,扣费能被发现都挺偶然,要不就是有人提醒,要不就是自己无意发现。 毕竟老年人对这些扣费不太敏感,话费又是代扣或者线上支付,不特意去查,很难及时发现问题。 其实看看这些事儿,能发现他们还挺像的。 商家好像专门盯着老年人的弱点,从他们对手机不熟悉,搞不清楚这些收费下手。 老人不识字,套餐内容看不懂,用老年机,那些需要智能设备才能用的流量包、宽带服务,根本就是摆设,却照样扣费。 除此之外,被扣费的项目大多是老人用不上的。 老年机用不了流量,却有流量包扣费;家里没装宽带和IPTV,相关的月费却照扣不误;手机里没装的应用,自动续费却一直在扣。 这些项目对老人来说,完全是多余的,可收费却是每月都有,一点点攒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且这些收费的名词,年轻人看来都有点头疼,搞不清楚。 有些营业厅还不愿意提供详细的流水,更让老人和家属查不清钱到底花在了哪里,给维权增加了不少难度。 从这几个例子来看,他们维权过程不太一样,江门的老人,是女儿出面找营业厅理论,质疑为什么给不识字、用老年机的老人办这么多复杂套餐,要求退钱。 但营业厅要么含糊其辞,要么用“操作失误”来搪塞,只愿意退一部分钱,剩下的就不想管了,家属不接受,事情一直拖着没解决。 武汉的那位老人相对幸运一些,他选择了报警,在警察的帮助下,也算是把钱追回来了。 一开始是机器人接听,还要求输入支付密码,潘睿琪担心有风险,又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到人工客服,交涉了近一个小时,才帮老人追回了钱,还教老人关掉了所有自动续费项目。 这里面,银行工作人员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子女是主要的维权者,而民警在处理第三方平台扣费的事情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教了老人防范方法。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运营商得负起责任,给老年人办理套餐时,要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不识字、用老年机的,就不该推荐那些用不上的复杂套餐,套餐内容要简单明了,扣费明细必须清晰可查,不能故意隐瞒。 相关的监管部门也要对运营商乱扣费的行为加以严肃处理,不能纵容他们钻漏洞的行为。 家里有老人的,子女得多上心,定期帮老人查一查话费账单和银行流水,看看有没有不明不白的扣费。 如果是用线上支付,要帮老人关掉不必要的自动续费,提醒老人不要随便点网页上的小广告。 银行和社区也可以多做些事,比如银行工作人员发现老人账户有异常扣费及时提醒,社区可以组织一些讲座,教老年人怎么防范这些扣费陷阱。 只有多方面一起努力,才能让老年人用手机更安心,少受乱扣费的气。
“吃相太难看!”7月14日报道,广东江门,一女子发现,母亲手机被胡乱扣费,有10
星球拾光
2025-07-24 18:14: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