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旅居美国的国学大家叶曼说:“不是我们中国吹牛,只要给我们平安和安定,中国不得了,最晚到2020年,我那个时候已经死掉了,你们还活着,你们再看一下那个时候中国是什么样子…” 出生于民国时期书香门第的叶曼,原名叫刘世纶,她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她的话,当时让人不以为意,最后却成了真。 父亲与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是把兄弟,家里书架上摆着胡适、钱穆等人的亲笔题字,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就与书籍为伴,6岁时便捧着《左传》当课外书读。 21岁那年,才华初露的叶曼可以说是有一段佳话,她本是北师大的新生,却因一篇作文写得深刻,被胡适看中,连连夸赞,觉得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在胡适的坚持下,她硬是改了学籍,成了北大经济系的学生。 在北大的日子里,她专挑冷门课听,闻一多讲楚辞时她坐在第一排,钱穆论通史时她带着笔记本蹲墙角,连胡适讲文学史,她都敢递纸条辩论《诗经》里的问题。 后来,叶曼跟着外交官丈夫田宝岱走遍世界,在纽约见过华尔街的铜牛,在东京看过靖国神社的香火,最后在洛杉矶的别墅里,对着《楞严经》琢磨出味道:还是老祖宗的智慧耐人寻味。 当她在海外的时候,利用周末的时间宣传中国的文化,她办了一个书院,叫文贤书院,每当她在台上讲解《道德经》时,台下的人们听的是非常专注,他们有台湾老兵,也有当地的教授,远嫁而来的小媳妇等。 有次讲“上善若水”,她指着窗外的雨说,中国人就像这水,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骨子里的劲儿从没软过。 那些年,她变卖嫁妆,给贵州山沟捐了三座希望小学,黑板上写的不是佛经,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海外的日子里,她见过太多动荡,也见过人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坚韧,这些经历让她对中国的未来有了自己的判断。 在2006年的凤凰卫视的节目上,镜头里92岁的叶曼捻着佛珠说自己活不过103岁,并且她还谈起中国,眼神里满是希望:“只要安稳过日子,2020年后你们看,中国会让世界吓一跳。” 旁边的人多当是老人的念想,没太在意。 2009年,旅居美国的叶曼在一次聊天中又提到:“不是我们中国吹牛,只要给我们平安和安定,中国不得了。 最晚到2020年,我那个时候已经死掉了,你们还活着,你们再看一下那个时候中国是什么样子……”那会儿中国还没完全展露实力,这话听着像句大话,没多少人当真。 但叶曼心里有底,她在书院墙上写过:“预言不是算命,是看清楚了种子会结什么果。” 她8岁见活羊被宰就决定终身吃素,一吃95年,是看透了生命的重量;21岁选经济系,是明白民富才能国强;而坚信中国会强大,是因为她摸透了五千年文明摔打出来的韧劲。 她走过很多国家,见过不同文明的起落,深知中华文明能延续至今,靠的是骨子里那份不服输的劲儿,只要有安稳的环境,这种力量就会爆发出来。 2017年立春,叶曼去世了,正好103岁,应了她当年在凤凰卫视上说的,自己活不过这个岁数,她当时让人们没有在意的话,没想打竟然成真了,这不禁让人感叹起来。 除此之外,在当年成真的还有,中国高铁里程突破2.5万公里,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土壤,她的预言开始变成现实。 徒弟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一个小本子,最后一页写着:“中国强不是GDP多高,是街上的孩子敢仰头看星星,乡下的老人能踏实晒太阳。” 她捐建的希望小学里,孩子们背着书包跑进教室,黑板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而她在海外讲过的“上善若水”,那些关于中国人骨子里的韧性,也随着祖国的发展被越来越多人理解。 2020年后,中国的高铁越跑越远,航天事业不断突破,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 这一切,都在印证叶曼的判断,她的预言不是凭空猜测,而是基于对中华文明深刻理解的远见,是一位漂泊海外的中国人对祖国最深沉的信任。 这种信任,来自于她对民族精神的洞察,来自于对文明力量的笃定,也让我们看到,真正有远见的人,总能从历史的脉络中,读懂国家未来的方向。
2009年,旅居美国的国学大家叶曼说:“不是我们中国吹牛,只要给我们平安和安定,
星球拾光
2025-07-24 18:14: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