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宣布!7月22日,印度突然宣布,对中国化工原料苯胺继续征收整整5年反倾销

不吃饭的皮皮 2025-07-24 16:06:08

印度突然宣布!7月22日,印度突然宣布,对中国化工原料苯胺继续征收整整5年反倾销税! 印度这波操作,表面上是“反倾销”,实则是给本土企业搭“保护伞”,可这伞底下,藏的全是坑。 就说这税率定得有多讲究:万华化学每吨36.9美元,其他中国企业121.79美元。 为什么这么分?因为万华占全球苯胺产能的15%,真逼急了断供,印度染料厂就得停工。 结果就是,2025年7月刚过,对印苯胺出口量直接掉了40%。这就跟越南2023年撤资潮一样——外资不是吓大的,你敢变脸,人家就敢跑路。 印度化工部最新报告显示,本土苯胺产能利用率仅为58%,而中国同类企业普遍超过85%。 这种差距催生了贸易保护——2024年印度对中国发起的15项反倾销调查中,化工产品占比高达80%。从PVC到钛白粉,从草铵膦到邻硝基苯胺,印度正在构建起全方位的贸易壁垒。 但问题来了,保护上游产业,下游产业可就遭殃了。 苯胺一涨价,印度农药价格跟着涨18%,棉农们气得把农药瓶摔在农业部门口:“以前100块能买3瓶,现在只能买2瓶,这是逼着我们绝收啊!” 染料厂更冤,用印度本土苯胺,纯度不够导致布料掉色,出口订单跑了三成,还得偷偷从中国走私苯胺——贴个“印度制造”的标签,成本反倒高了20%。 更绝的是,印度苯胺的纯度始终卡在98%,而中国货能到99.9%,医药级苯胺全得靠走私。 2024年印度苯胺进口量中,中国产品占比达63%,如今这一格局或将改写。但印度本土产能根本跟不上需求,2026年投产的40万吨/年苯胺装置,连国内需求的一半都满足不了。 要命的是,印度在电子级苯胺(如光刻胶单体)领域严重依赖进口,保护主义阻碍产业链升级,未来可能在高端化工领域彻底掉队。 反观中国企业的应对:万华化学投资2亿美元在古吉拉特邦建设10万吨苯胺工厂,将关税成本转化为投资收益。 化销江苏将出口重心转向东南亚,2025年对越南、印尼的苯胺销量同比增长40%,并签订3000吨/年的长期协议。 浙江某企业研发的“绿色苯胺合成技术”将能耗降低18%,即使叠加反倾销税,仍比印度本土产品成本低9%。 印度这五年税续下来,本土苯胺厂没变强,下游产业先垮了。印度护着苯胺厂,却把下游农药、染料厂坑哭了。 现在印度化工圈都在传:五年后印度会不会突然发现,自家货架上的农药瓶,印的还是“中国制造”,就是价格贵了三成? 毕竟,中国生产成本比印度低20%,印度企业扩产速度远跟不上需求,而中国技术工人在印尼工厂效率是印度的两倍,成本却低40%。 这波操作,三哥怕是又要“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皮皮

不吃饭的皮皮

阳光正好,我的心情也明媚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