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余字的通告,6人被捕 ,17人被立案。
甘肃通报了天水幼儿园铅中毒时间调查结果,这份长达6000余字的报告,是近些年来,对于公共事件追责最全的一次通报,也是处理人数最多的一次。
6人被捕,17人被立案。
从天水的一把手,到甘肃省卫健委书记,从区教育局局长,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医院院长,统统被立案问责。
如此规模的"塌方式腐败"集体问责,在近年十分罕见。
通报不仅厘清了真相,更以空前的力度斩断了责任链条,通报的几个要点整理一下:
1、中毒的原因已经查清了,确实是颜料中的铅超标,其中黄色颜料近30%都是铅成分,严重超标。
作案动机竟是园长为了招生效果,指使厨师用用绘画颜料制作点心,做成发糕和一些花卷,以颜色亮丽来让幼儿和家长喜欢,然后多招生。
有为了出片,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居然也有为了招生,草菅人命的园长。
报告提到一个细节,就是该幼儿园曾经也购买使用过天然果蔬粉,价格也不是很贵,但掺入后颜色不那么鲜亮,就放弃了。
最后买了颜色更鲜亮、价格更贵的工业颜料,讽刺的是幼儿园园长、幼儿老师都吃了。
2、排除环境污染因素,官方全面检测了幼儿园周边的空气、土壤以及周边可能被怀疑的工厂旧址,铅含量均合格。
铅中毒的源头只在幼儿园的厨房里面,就是那些加了颜料做的点心。如果真的是环境污染,不可能只有单一的幼儿园出事,周边的居民,水体生物也会出事的。
3、医院和疾控中心犯了大错。之前就有孩子查出血铅高,但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却偷偷的改了报告,把高数值的改成了低数值的,而且没当回事,也没有提醒幼儿园和家长。
7月初,甘肃疾控中心在大规模检测的时候,甘肃省疾控中心操作严重违规,血样没有摇匀就检测,导致检测结果完全不准。
4、天水市麦积区教育局有关干部收了幼儿园实际控制人李某芳的好处,幼儿园所在地社棠镇市场监管所监管人员,也违规接受李某芳的宴请并收受购物卡。
此外,麦积区教育局局长何旭、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海斌还涉嫌收受他人贿赂,疾控中心的书记、主任、实验室主任等人阻碍调查。
最后,一下撸了十几个乌纱帽。
这次甘肃铅中毒事件之所以能交出这样详实的通告,很大成都是因为甘肃成立了省委级调查组,提级调查。
并邀请了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等部委专家参与,甚至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也派出了工作组指导督办。
这样的调查规格,很大程度上破除了天水当地乌纱帽的干预。
有网友根据相关线索,推测了整个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天水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神智出来问题,害怕铅中毒可能,于是去了医院做检测。
医院工作人员检测到了血铅异常,感觉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告诉了医院领导,医院领导一看我敲!这么多血铅异常的,可能要有大事情啊,得赶紧请示一下市里的领导。
市里的领导一看:我C!这么多异常的,完球了,不会是哪里的铅矿又泄漏了吧?不行,这要被发现了妥妥的大问题,先瞒下来。
然后赶紧自己去查明原因,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事情处理掉,你这医院咱要不这么搞,咱先把这报告改改,先别让家长知道。
于是家长就拿到了天水市医院正常报告,但是家长一想,这不对啊,这铅中毒症状这么明显,再联想到20年前发生的事情,瞬间感觉不对劲。
于是马上去了西安,然后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事情就这样被完全曝光了。
曝光了之后,那舆论就不是天水一个市能处理的了,经过一番调查,结果发现是某几个蠢人灵机一动。
由于报告理由过于离谱,以至于群众根本不相信,甚至更高层看了这个报告估计也不大信,这操作确实太离谱了。于是决定进一步提级调查,还派了中央部门的人下来。
同时提级调查还有另一个原因考虑,你这甘肃地方卫生系统和行政系统穿一条裤子了,自己修改报告假装没事,搞得百姓不知道,高层也不知道,这不妥妥地欺上瞒下吗?
你这要是真铅矿泄露,铅顺着渭河流到西安,再顺着渭河进渭河,再流向华北平原,好家伙一会大半个中国都得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吃铅,这还得了?
而且这风气要是不治,下次地方要是有个核泄漏啥的,地方官也学着隐瞒不报保官帽子,那还得了?
总不能等到京城吸了核气体才反应吧。于是乎,后面有了中央授意的提级调查,也处理了一大批相关官员。
这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不是铅矿污染,纯纯是蠢人灵机一动,不是规模超大的环境污染。
但是这件事情里面暴露出来的地方联合隐瞒群众,隐瞒高层的风气一定要按死,这也是为啥这次官员处理这么多这么严的原因,那几个卫生领导新账旧账一起算了。
要是这种风气不治理,哪天鬼知道地方能搞出啥大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