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大战,日本人突然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美国靠着尖端芯片死磕中国,而中国呢,却悄悄用成熟芯片把全球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过去几年,美国一直试图利用自己在7纳米、5纳米等高端芯片方面的技术优势,限制中国的科技进步。 英特尔、AMD,还有台积电等巨头都被拉入阵营,通过出口管制、列入实体清单等手段,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层层设限。 高端芯片确实掌握在美国手中,价格高、门槛大,像用于AI、5G这些领域的设备,离不开这些顶尖产品。 但美国将注意力都放在堵住中国前进的路上,却忽略了一个正在变大的市场。 所以中国企业并没有一头撞在美国设置的高端墙上,而是转身开拓了另一条跑道。 中国厂商紧紧抓住28纳米、40纳米等成熟芯片工艺,这些芯片虽然比不上最先进的性能,但胜在性能稳定、产量大、价格还低,非常适合家电、汽车电子、工业设备和物联网等领域。 像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近几年产能一直在扩张、订单不断,越来越多的中国芯片通过成熟工艺流向全球。 这场变化早就被日本注意到了。日本一直在半导体原材料和设备上有深厚积累,往往能比别人早一步看到市场风向。 自从疫情带来全球缺芯潮,尤其是在汽车和家电行业,全球对成熟芯片的渴求暴涨。日本企业发现,需求缺口迅速被中国芯片厂商补上,出口量大增,很快就分走了不小的全球蛋糕。 这让不少日本人明白了,中国并不是只会在高端芯片上跟美国硬拼,而是在用成熟芯片的方式铺开新战场。 这种策略其实有一个很明确的思路:既然搞不定高端芯片,那就先抢占中、低端市场。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半导体全球市场份额有约两成多,其中成熟工艺占了大头。中芯国际2021年28纳米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高得离谱,订单排得满满。 这些性价比更高、供应更加稳定的芯片,成为许多外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业的新宠。和美国动辄高昂的高端货相比,中国的成熟芯片性价比更高。 不仅如此,中国还一直在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国产化步伐加快。 华为虽然在高端受限,但通过成熟工艺依然推出了能用的替代产品。 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车企也自研汽车用芯片,实现了供应自给。这些不仅降低了成本,也让整个产业运作更加顺畅。 美国感受到压力,于是加码制裁并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试图让芯片制造回流本土,斥巨资补贴企业。 但美国劳动力贵、建厂慢,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就因为各种问题频频拖延。短时间内,美国很难补上成熟芯片的大规模需求。 而中国在成熟芯片上的崛起让日本企业陷入两难。日本虽然在材料和设备上领先,但在制造环节早就失去头部优势。 这一次,日本面对中国这种通过成熟芯片进入市场的打法,不得不思考:是继续跟着美国,还是顺势分一杯羹? 更何况,成熟芯片市场极大、增长还快,一旦被中国牢牢掌控,很多产业链上的环节都会被重新洗牌。 目前看来,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仍然占有绝对优势。但如果全球对成熟工艺芯片的需求继续增长,中国用自身产能和供应链优势,很有可能变成这个领域的主角。
中美芯片大战,日本人突然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美国靠着尖端芯片死磕中国,而中国呢
古木过去
2025-07-21 11:44:24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