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修复一提到“盆底肌康复”,多数人只想到产后、漏尿、凯格尔,但你可能没意识

从蓉看健康 2025-07-19 09:26:12

盆底肌修复 一提到“盆底肌康复”,多数人只想到产后、漏尿、凯格尔,但你可能没意识到,它还与你的深蹲重量、腰骶疼痛、久坐疲劳感有关——今天来讲讲5 个最常见的盆底肌误区[思考][思考]

❌ 误区 1: 盆底问题只有产后女性才会遇到

✅ 真相

——男性也有盆底肌;力量训练、举重、冲击跑跳都会给盆底带来巨大压力。

——高龄、肥胖、长期便秘、手术、咳嗽哮喘,都是男女通用的风险因子,我们的盆底肌就像位于身体底盘的“弹性吊床",负责承托内脏、维持腹压、参与呼吸与核心稳定,任何人只要过度拉伸或者一直紧绷,都可能出问题。

❌ 误区 2: 盆底肌“越紧越好”,多做凯格尔肯定没错

✅ 真相

盆底功能 = 收缩 + 放松的协调。

长期“只收不放”=把吊床绷成木板:循环变差、疼痛,甚至漏尿(紧张型漏尿)。

Tension ≠ Strength—— 张力不等于力量。

自测:收缩 3 秒 + 完全放松 3 秒,连续 10 次。

——若放松阶段会阴仍感觉“绷住”,或者根本找不到放松的感觉,说明你需要“松”多过“紧”。

❌ 误区 3: 只做凯格尔,就能解决一切盆底问题

✅ 真相

盆底是“腹压系统”中与膈肌、腹横肌、多裂肌并列的重要环节。呼吸机制失调、腹压管理失衡、脊柱稳定不足,都会让凯格尔收效甚微。

呼吸训练 + 盆底收缩/放松 → 融入功能动作,才是真正的康复闭环。

❌ 误区 4: 盆底训练 = 私密话题,跟力量训练无关

✅ 真相

大重量深蹲、硬拉、奥举顶峰时腹压极高;若盆底协同不足 → 腹压泄漏 → 力量打折,甚至漏尿/腰骶疼痛。高级力量选手若忽视盆底,天花板非常明显。

❌ 误区 5: 只能做内部理疗,外部练习帮助不大

✅ 真相

内部手法(生物反馈、阴道/直肠探头)对严重松弛或痉挛有用,但并非人人适合。

外部练习(呼吸训练、核心压强管理、髋内外旋平衡) + 生活习惯调整,同样关键。

目标:让盆底在站、跑、跳、举重等真实场景下“自动协同”,而不是只会躺着收缩。

【给你的 3 步行动计划】

1️⃣ 呼吸 90/90(每天 4-5 组,每组 4-5 次呼吸)

· 仰卧屈髋 90°,双脚蹬墙

· 吸气:横膈下沉、胸腔和腹腔 360° 扩张,坐骨之间扩张

· 呼气:肋骨下放、坐骨之间收缩

2️⃣ 日常不要时刻紧绷核心

· 有些朋友为了显得身材好看,会穿比较紧身裤,甚至经常"吸肚子",这相当于给盆底肌 24 小时施压。

· 选择有弹性、不过于紧绷的衣裤,释放核心的压力,也对盆底肌更友好。

3️⃣ 把盆底融进力量动作

· 深蹲/硬拉前:做 1 组 5 次“呼吸 + 轻收缩”预激活

· 顶峰保持腹压,但避免过度屏气

· 大重量训练后练习盆底肌功能动作

· 训练日志记录:若漏尿、腰/会阴不适 = 信号灯

盆底不是“私密小肌肉”,它是所有训练表现的底盘。无论是产后妈妈、力量训练者,还是久坐打工人,懂盆底 = 懂身体的根基。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让你对盆底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误解。收,也要会放;练,也要会整合。收放自如,最为理想。

cr.Eva董董(董老师也是新加入锐博的康复体能训练师,专精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神经肌肉控制与稳定训练,还有女性及中老年功能性训练,有相应需求的朋友,可以来了解预约哦)健闻登顶计划 锐博康复

0 阅读:2
从蓉看健康

从蓉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