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开国大将王树声在食堂打饭时,看到一名年轻的干部一个人打五份饭,他顿感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7-18 09:54:38

1968年,开国大将王树声在食堂打饭时,看到一名年轻的干部一个人打五份饭,他顿感不妙,上前询问,对方却呵斥他,多管闲事,接下来王树声的做法,让人拍手叫好!

主要信源:(《老友》——《王树声:保持优良革命传统》)

1968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北京某机关食堂窗口排起长队。

当年轻干部横抱着五个饭盒要打饭时,整个队伍都安静下来。

这人插在队伍最前面,开口就要打五份同样的饭菜。

排后面的战士们憋着火,谁都知道这人是机关里出了名的"刺儿头"。

仗着给领导当差,总爱要威风。

打饭师傅刚表示要排队按顺序,年轻干部立刻拉下脸,训斥说领导们工作忙等不起。

角落里有个穿旧军装的老人不动声色往前挪两步,袖口洗得发白还打块补丁。

老人开口问年轻人是否自己吃五份饭,年轻人直接顶嘴说帮领导带饭管得着吗。

那人抱起装满饭菜的饭盒扬长而去时,食堂里的人都看见老人眉头慢慢锁紧。

别人不知道这位老同志的身份,只看他跟着年轻人走出食堂。

经过两道走廊上三层楼,那干部刚推开领导办公室的门,后头就传来砰的踹门声。

办公室里喝茶的领导吓得摔了茶杯,开水泼了满身。

等看清门口站着的人,领导脸上的汗珠扑簌簌往下滚。

年轻干部这才知道,这位就是开国大将王树声,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军械工业部部长。

调查发现年轻干部长期利用职务便利搞特权,王树声当场下令严肃处理。

事情很快传遍机关,原本总有人找各种理由插队打饭,现在连筷子拿歪了都有人主动排队重来。

食堂师傅发现萝卜炖肉每天都见底,倒掉的剩菜少了大半。

这种事王树声管起来驾轻就熟。

那年头他经常穿着粗布褂子到处转悠。

有次去下属厂子视察,门卫把他当成来探亲的老农,硬要查介绍信。

随行秘书刚要发火,王树声倒摸出个小本子认真登记。

后来工人看见厂长慌慌张张跑过来喊"首长",才知道这位坐车间墙角啃窝头的真是大领导。

王树声干革命前当过教书先生。

那是在1924年麻城的小学堂里,他教的是《论语》。

但和其他先生不同,他常拿粉笔在地图上画军阀割据的形势。

两年后堂兄王幼安带来《新青年》杂志,油墨印的革命理论让他豁然开朗。

当他在破庙里宣誓入党时,整个鄂东山区还不知共产主义是什么。

革命的刀锋很快砍向亲人。

亲舅公王芝香是当地最大地主,专门设宴"劝诫"他别带泥腿子闹事。

宴席上山珍海味堆满桌,王树声连筷子都没碰。

次日王芝香就带着民团围剿农民自卫队,在破寨岗被打得人仰马翻。

百姓从此知道,这王先生念过圣贤书,但更认劳苦大众的理。

长征路上他已是团长。过草地时炊事班背的粮食袋漏了洞,他当即把自己的炒面全分出去。

炊事班长急得跳脚说团长也得吃饭,他拎着空布袋笑:"饿几顿正好减膘,省得马跑不动。"

部队缺盐那阵子,战士发现他碗里的野菜汤永远是最咸的。

后来才知炊事员总偷着往他碗底撒盐粒。

1955年授大将衔后老家亲戚踏破门槛。

堂弟揣着礼单来找他安排工作,他抄起笤帚把人轰出院子。

儿子结婚时警卫员从单位借了四把椅子,他连夜让人送回仓库。

最让人瞠目的是搬家那年,后勤部按标准配了红木家具,结果全被他原路退回:"硬板床睡着腰不疼。"

1965年冬巡边关的经历刻骨铭心。

哨所房檐下冰溜子三尺长,战士手上的冻疮裂得见肉。

回京后他直接冲进总后办公楼,要求立即调拨新式防寒服。

有参谋说装备调动要走流程,他啪地拍桌子:"走完流程春天都来了!让小伙子们啃冻萝卜守国门?"

后来听说棉衣三日内全数送达,他才继续吃降压药。

食堂五饭盒事件的余波持续发酵。

取消小灶后第三天,炊事班熬杂粮粥时发现王树声又来了。

老人抱着自己的搪瓷碗排在队伍尾巴上,快轮到窗口时看见新来的小战士有些紧张,侧身把位置让了出去。

他等最后才打饭,半勺萝卜片扣在粗米饭上,蹲在食堂柱子后面吃得额头冒汗。

晚年的王树声有次讲课时被学生问起最在乎什么。

老人捋捋袖口答道:"从地主老爷碗里给百姓讨饭的时候,最怕当官的把汤碗端进自己屋。"

1974年病榻前留遗嘱时他特别提了件事,骨灰要撒在大别山的野杏林里:"当年乡亲给的榆钱饭,现在该我去守这泥土味。"

军区档案馆至今存着1968年的伙食整改方案。

泛黄的文件里有铅笔批注:"官兵伙食补助标准提高一毛二"。

落款处劲挺的钢笔字像是刻在纸上:"公平二字,当拿秤砣压着。"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216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