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驻印军在史迪威的监督下伙食很好,因为史迪威弄不到足够的鲜猪肉和牛肉,所以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7-18 02:59:15

抗战时的驻印军在史迪威的监督下伙食很好,因为史迪威弄不到足够的鲜猪肉和牛肉,所以只能用午餐肉代替鲜肉。所以士兵在平日里每天米饭管够,每天都能吃到午餐肉炖土豆或者炖白菜,还有黄油、香烟、奶酪这些。 主要信源:(中国作家网——《旌旗万里——中国远征军在缅印》连载(二)) 1944年2月的丛林里,炮火刚停歇,新编38师的兵们就围着麻包蹲成圈。 头顶钢盔往地上一扣,挖出热腾腾的白米饭,拿刀划开肉罐头。 那股子油香味飘得整个孟拱机场都是。 这时吉普车卷着尘土开过来,跳下个穿军装的高个儿老头。 史迪威中将先是捧把焦土亲了亲,接着挤进人堆里捞米饭,吃得比谁都香。 勤务兵递来的葡萄干面包他看都不看,全分给了旁边的小伙子。 这场景把周围人看傻了眼。 要知道这位美军司令平时吃饭跟喂鸟似的,现在倒捧着饭盒往嘴里扒拉。 史迪威在中国打仗这些年,最烦官场那些弯弯绕绕,可对前线士兵从来都是掏心窝子。 前阵子他还被吓一跳。 有群兵把鬼子军官脑袋割下来挑竹竿上,嗷嗷喊着血债血偿。 可转头他就给后勤下死命令:罐头肉大米饭必须管够! 当兵的都明白,吃饱了才抡得动枪。 国内部队明面上定着每人每天二十二两米、二两鲜肉,实际上能领到八两糙米就烧高香。 中央军嫡系好歹一天三顿,萝卜青菜猪油拌饭;杂牌军两天吃三顿,咸菜疙瘩都是好东西。 不是国家穷得叮当响,是当官的层层扒皮。 这边兵饿得打晃,重庆酒楼照样摆席面。 可驻印军成了例外。 这帮人在印度兰姆伽营地里,吃的比美国大兵还滋润。 说起来也是他们自己挣的,那年太平洋打得火热,英美缺人缺得眼红,中国缺枪少炮。 孙立人带着新38师在仁安羌把日军揍趴下,愣从包围圈里捞出一个整编英军。 后来英军跑得比兔子还快,坦克大炮全扔路边,光屁股蹿进印度。 38师却连重机枪都扛着撤退,让史迪威看得直竖大拇指。 转头就把仓库里积压的印度籼米、肉罐头往营地里运。 当兵的哪吃过这好东西,三天就吃得脸颊冒油光。 兰姆伽这地方本是意大利战俘营,现在成了十万中国兵的练兵场。 七千多美国教官在这儿教开坦克、架大炮、搞通讯。 最让新兵瞪眼的还不是飞机大炮,是顿顿白米饭配整罐肉。 鲜肉运不来那么多,主要靠午餐肉和咸牛肉罐头管够。 美国兵嫌午餐肉像肥皂,中国兵可当宝。 挖出咸牛肉泡水去盐,跟土豆炖得烂糊糊往饭上一浇,小伙子敞开了能吃七八碗。 后来肉多得吃腻了,有人拿罐头跟印度人换青菜,周末还揣着罐头进城找乐子。 学生兵李宝林从湖南祁东来的时候,家里算得上地主,平时也就吃个粗粮饱饭。 进了兰姆伽看见仓库堆成山的米袋,眼珠子都不会转了。 更稀罕的是零食:整箱巧克力、花生糖、橘子粉三天发一回。 虽说巧克力苦得像药渣,但可乐这稀罕物真让人上瘾。 黑乎乎的甜水直冒泡,喝完嗝儿打得震天响。 有老兵拍着肚子说:“这伙食还不拼命打鬼子,良心都让狗啃了!” 有天史迪威在营地转悠,看见个兵卷树叶抽。 呛人的烟味把他引过去,当兵的捏着枯叶说:“报告长官,这是印度落叶烟。” 老头愣了半天,隔天英国人的烟车就开来了。 团级军官抽五十支装的大炮台,连排长抽保罗牌,当兵的也抽白象烟,一天一包雷打不动。 等练兵场大门打开,这群吃饱喝足的中国兵全成了下山虎。 平时闷声不响,战场上看见膏药旗眼珠子立马血红。 美军教官想不通,翻译说了句:“对面十八师团,南京城里的刽子手。” 后来新一军在胡康河谷死磕三个月,把日军“森林战之王”的招牌砸得稀巴烂。 孟拱机场那场血战打完,两万五千多鬼子埋骨异乡,水上源藏师团长脑袋搬了家。 虽说咱们也折了两万兄弟,可史迪威捧着钢盔扒饭那会儿就知道,这米面肉罐头,值了。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1110

评论列表

天意人生

天意人生

3
2025-07-18 12:06

垃圾作文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

雕塑艺术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