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五常不要印度,现在国际调解院也不要印度。除了实力以外,中国人老祖宗说的一句话,也很说明问题。 在国际社会这个大圈子里,每个国家都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印度也不例外,可它总在一些关键的门槛前被拦住。 就说联合国那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位置,印度惦记了几十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差不多八次申请加入,还拉着日本、德国、巴西组队,想靠人多势众推动安理会改革,可每次都没能如愿。 这事儿不只是因为实力,更重要的是联合国五常的席位是二战打出来的,中美俄英法都在那场战争里付出了巨大代价,印度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靠非暴力运动才独立,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历史贡献,自然很难被认可。 后来中国牵头搞了个国际调解院,专门处理国家间的贸易投资纠纷,成立的时候来了不少国家,连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这些都在名单上,却没见着印度的名字。 这背后,信誉是绕不开的坎儿,国际组织就像个社团,大家都得守规矩,联合国靠《联合国宪章》运转,WTO 靠统一规则办事,谁要是总不按常理出牌,自然没人愿意带它玩。 印度在这方面的例子不少,跟巴基斯坦签了停火协议,说好了不动手,结果协议刚签完,边境冲突就没断过,一年能闹五千多次,跟闹着玩似的。 和中国在加勒万河谷冲突后达成了脱离接触的共识,转头就往边境修路、派兵,把说好的话当耳旁风。 做生意也是这样,喊着 “印度制造” 拉外企去建厂,结果小米几十亿的资产说冻就冻,沃尔玛搞电商,政策三天两头变,刚说开放就设壁垒,搞得外企心里发怵。 美国商会有个统计,印度的外商投资信心指数在全球一百九十多个国家里排一百三十二位,跟战乱的也门差不多,这名声出去,谁还敢轻易投钱。 国际承诺也没少打折扣,气候大会上说 2030 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要到五百吉瓦,可到 2023 年连一半都没到,一边说要减碳排放,一边又成了全球第三大煤电消费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查扫盲情况,发现印度自己报的数字跟实际抽查差了二十个百分点,这水分也太明显了。 以前有个南美国家,想加入一个区域经济联盟,可它总改政策,跟联盟里的国家签了贸易协定,转头就加关税,几次申请都被拒了,就是因为大家信不过它能守规矩。 印度现在的情况跟这个南美国家有点像,不是说国力够了就能进圈子,得先让人觉得靠谱,说话算数,不然就算挤进去了,也没人真心跟它合作。 信誉这东西,攒起来难,败起来快,印度要是真想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还是先把答应的事做好,比啥都强。 对于此事,有网友表示,它就像职场里总想插队的人,自己活儿没干多少,还总嫌别人不给机会。 申请入常这么多年,光靠拉帮结派喊口号,二战时没实打实的贡献,现在又老出尔反尔,谁能服? 还有的网友表示,国际调解院不带它玩,太正常了,就像组队打游戏,谁愿意带个老挂机、不守规则的队友? 跟巴基斯坦签了停火协议还天天冲突,对中国说了遵守共识又偷偷屯兵,做生意坑完小米坑沃尔玛,这哪是想好好合作的样子? 这就像邻居家要是有这么个说话不算数的,时间长了谁还搭理?国家之间也一样,信誉没了,再有钱有枪也没人真心带你玩。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印度国运不佳今年流入印度的外资还不足4亿美元,撤出印度的资本倒是超过了200亿
【57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