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曾经的清华教授吴晗被绑在树上,批斗者一根一根拔光他的头发,接着,他们用皮鞭抽打在吴晗身上,血水混着汗水不断流下,自始至终都没人为他求情,而吴晗也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折磨中,最终撒手人寰,连骨灰都找不到去了哪。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吴晗1909年出生于浙江义乌,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寅恪、雷海宗等史学大家。他在明史研究领域成果卓著,《朱元璋传》《明史简述》等著作至今仍是该领域重要参考书目。 新中国成立后,吴晗担任北京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工作。在此期间,他参与了首都城市规划的多项决策。 本以为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可惜天不遂人愿。1965年,吴晗创作历史剧《海瑞罢官》,讲述明代清官海瑞的故事。该剧起初广受好评,但1966年被批判为影射现实,这成为他个人命运转折的开始。 1966年,吴晗在北京郊区农场接受劳动改造,这期间他身上的伤就没痊愈过。长时间身体加精神的双重折磨,吴晗于1969年离开人世。 他的妻子袁震,也遭受到了非人般的折磨,最终被迫害致死。养女吴小彦也没能逃过魔爪,最终在狱中自杀。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散了。 直到1979年平反,吴晗这位大才得名誉才得以恢复,他的学术遗产也得到后人重视。 2015年清华大学校史馆举办吴晗学术成就展,展出其手稿、批注等文献137件。其中包括他对《明实录》的校勘笔记,这些资料对明史研究仍有重要价值。 2017年故宫博物院在修复倦勤斋时,发现吴晗1956年撰写的《关于古建筑保护的建议》,其中提出“修旧如旧”的原则,这一理念现已成为文物保护的基本准则。 《吴晗全集》于1984年首次出版,2021年增订再版,收录文章420余篇,总计500万字。其中《明代社会》《历史的镜子》等作品,被多所大学列为历史专业参考书目。 北京现存的明城墙遗址包括东南角楼、德胜门箭楼等处,已辟为遗址公园。每年约有200万游客参观,成为了解北京历史的重要窗口。 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更是影响深远,该丛书用通俗语言介绍历史知识,从1958年至1966年共出版100种,总印数超过2000万册。 2003年,北京市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晗举行追悼仪式,肯定其在史学研究和文化普及方面的贡献。中国史学会设立的“吴晗史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优秀的明史研究成果。 今天,吴晗的学术著作仍在各大图书馆流通,他倡导的“史学要为人民服务”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信息来源: 疼痛与忧思——中青在线
1969年,曾经的清华教授吴晗被绑在树上,批斗者一根一根拔光他的头发,接着,他们
玉尘飞啊
2025-07-17 11:26:43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