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内卷,远没有100年前的美国激烈,100年前美国汽车行业内卷极为严重。当时美国有近百家车企竞争,市场呈现白热化状态,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克莱斯勒,通用和福特脱颖而出。缓解内卷的一定是新技术,新工艺。 - 价格竞争激烈:福特通过流水线生产大幅提升产能,降低成本,将T型车价格降至290美元,引发价格战,迫使其他车企纷纷跟进,压缩利润空间以争取市场份额。
- 产能大幅扩张: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后,年产量从1万辆激增至1920年的超100万辆,1925年其一家工厂月产量达9000台,导致市场供应过剩,给其他车企带来巨大生产压力,纷纷效仿扩大产能。
- 产品差异化竞争凸显:面对福特T型车的低价冲击,通用总裁斯隆将通用改组,推出年度车型雪佛兰K型车,引入烤漆技术,提供软顶、硬顶等多种选择,还推出彩色版本,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福特形成差异化竞争。
- 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豪华车领域竞争同样激烈,凯迪拉克等品牌不断推出新技术,如1915年凯迪拉克装配5.4升V8缸发动机,1912年凯迪拉克30型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装配电动起动机的量产汽车,还有车企推出前轮驱动技术,以技术优势吸引消费者。
- 市场份额争夺白热化:1920年福特市场占有率超60%,通用仅为12%,但通用通过改革,3年后扭亏为盈,克莱斯勒也凭借“克莱斯勒6号”等车型崛起,与福特、通用分庭抗礼,各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使出浑身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