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大战,日本人突然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美国靠着尖端芯片死磕中国,而中国呢,却悄悄用成熟芯片把全球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这阵子,全球科技圈都在盯着中美芯片那点事儿。 有人说美国手里攥着高端芯片的王牌,肯定能拿捏住局面。 毕竟他们有 5 纳米、7 纳米的顶尖技术,还拉着台积电、英特尔这些巨头搞联盟,又是限制出口又是列实体清单,把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当成重点目标,明摆着就是想在高端领域把中国按住。 但日本的一些企业最近琢磨出味儿了,这场较量的走向,好像跟剧本写的不太一样。 美国那头一门心思扑在高端芯片上,觉得只要把技术制高点占了,就能高枕无忧。 可高端芯片这东西,就像镶了钻的手表,看着光鲜,真正能日常用得起的没几个。 台积电 2019 年就搞出了 5 纳米芯片,本以为能大赚一笔,结果愿意大批量买的企业没几家,仓库里堆了不少货。 而且美国想把芯片工厂搬回本土,喊了好几年,又是给补贴又是出法案,可实际进展慢得很。 中国这边没跟着美国去抢高端赛道,反而转头把精力放在了 28 纳米、40 纳米这些老款芯片上。 别觉得这些芯片过时,咱们开的新能源汽车里,控制电机、导航的芯片大多是 40 纳米的;家里的智能冰箱、扫地机器人,用 28 纳米芯片就足够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路数跟当年韩国造船业的崛起有点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没一开始就跟日本拼最先进的豪华邮轮,而是把货轮、油轮这些大众船型做到性价比最高,慢慢抢了日本的市场份额,最后成了全球造船老大。 现在中国在成熟芯片领域的打法,多少有点这个意思。 随着中国成熟芯片越产越多,出口量也跟着往上走,2024 年一年就卖了 1 万亿人民币的芯片,平均每天生产 12 亿多颗,成了全球最大的芯片卖家。 这直接导致全球芯片价格降了不少,以前一块车规级芯片能炒到上百美元,现在中国货一上来,几十美元就能买到,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小工厂终于用得起芯片了。 美国当然不乐意,直接做出了行动。 可中国企业也没闲着,华为的昇腾芯片算力快赶上英伟达的 H100 了,价格却便宜一半,欧洲的车企、工厂都在偷偷买;寒武纪的芯片训练 AI 模型,比美国同类产品还快三成多。 连英伟达的老板都承认,全球一半的 AI 人才是中国人,封是封不住的。 其实芯片这东西,在国际上的地位很特殊。 它既是尖端科技的标杆,比如航天、超算离不开高端芯片;可更多时候,它是工业的 “粮食”,汽车、家电、基建这些民生领域,需要的是稳定、便宜的成熟芯片。 美国想靠高端芯片垄断市场,就像只想卖山珍海味,却忘了老百姓更需要家常菜。 美国握着高端技术不放,中国在成熟领域越做越大,两边各有各的地盘,谁也别想一口吃掉对方。 这场较量到最后,可能不是谁赢谁输,而是形成一个新的平衡 —— 高端有高端的玩法,中低端有 中低端的市场,就像手机行业,既有卖一万多的旗舰机,也有卖一两千的实用机型,各自活得好好的。 而中国能在这场博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大概就是最让美国意外的地方。 对于这件事情,有的网友表示,美国这是自断财路,手里攥着高端芯片当宝贝,结果老百姓用得起的成熟芯片市场被中国占了去。 也有人觉得中国这步棋走得妙:“不跟你拼刺刀,先把根据地扎牢了,中芯国际订单排到后年,华虹车规芯片卖爆,这才是实打实的本事。” 不过也有冷静的声音:“别高兴太早,高端设备还被卡着脖子呢,芯片这事儿,给点时间说不定真能弯道超车。” 说到底,网友们都觉得,市场说了算,老百姓需要啥,啥就有生命力。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H20芯片解禁,黄仁勋第一时间飞到北京,却发现电池正极材料被禁了!因为h20芯
【69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