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周总理曾说:“只要我当一天总理,就不盖国务院大楼!” 中南海那地方,咱

宅系学妹 2025-07-16 00:52:13

1956年周总理曾说:“只要我当一天总理,就不盖国务院大楼!” 中南海那地方,咱们都知道是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所在地,可这么多年过去,它一直都是那副朴素样子,没搞过什么豪华装修,也没盖过新的办公楼。 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周总理说起。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刚安定下来,有些部委就琢磨着,该建几栋像样的政府办公楼,地址都选好了,规划图也画出来了,就等着拍板。 周总理一听,当场就否决了:“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当一天总理,就不盖国务院大楼!” 到了1959年,正忙着建人民大会堂这些“十大建筑”,有人又提起盖政府办公楼,觉得趁这个机会一起弄了省事。 周总理还是那句话:“只要我当总理,你们就别这些念头,国务院不能带这个头。” 几十年过去了,国家从穷得叮当响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理也换了好几任,可中南海始终保持着那份朴素。 不是说没钱装修,是大家都记着周总理的话,钱得花在老百姓身上,不能往办公楼这种地方瞎折腾。 周总理不光在盖楼这事上较真,过日子更是节俭到了家,1958 年春天,他在重庆长寿湖视察,那天正好是他60岁生日。 负责后勤的向福安老人后来回忆,总理特意打招呼,吃饭就吃工作餐,别搞特殊。那天饭桌上,最好的菜就是从湖里捞的几条鲫鱼,大家谁也没想起问生日的事,直到后来才知道,都后悔没跟总理说句生日快乐。 这还不算啥,周总理平常吃饭,更是一粒米都不浪费,顿顿都是一荤一素,今天没吃完的,明天热了接着吃。 国务院开国务会议经常过了饭点,大家就在那吃工作餐,不管是谁,吃完都得交钱或者交饭票,总理也不例外。 每次吃完饭,他总要用一片菜叶把碗底擦得干干净净,连带着饭汤一起喝下去,最后才把菜叶吃掉,有时候饭粒掉在桌上,他弯腰就捡起来放嘴里,一点不含糊。 有人看不明白,说总理您至于这么省吗?他总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三年困难时期更不用说了,全国人都勒紧裤腰带,总理带头不吃猪肉、鸡蛋,连稻米饭都换成了粗粮。 炊事员心疼他,说您年纪大了,天天熬夜工作,就别吃粗粮了,总理摇摇头:“不行啊,我吃着粗粮,才忘不了老百姓现在过的啥日子。” 当时国家穷,老百姓好多还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孩子上学得走几十里山路,生病没钱看医生。 总理算得明白,盖一栋豪华办公楼的钱,能修多少所小学,能让多少农民用上拖拉机,能给多少工厂添设备。 他常说,共产党的官不是来享福的,是来干活的,办公地方够开会、够写字就行,搞那么豪华干啥?难道老百姓会因为办公楼漂亮就日子好过了? 总理小时候跟着大人见过太多穷人挨饿的样子,知道每一粒米、每一片菜叶子来得多不容易。 有些地方不明白这个理,总想着盖高楼显气派,有的县城,县政府大楼盖得跟白宫似的,门口摆着石狮子,里面铺着大理石,办公室比老百姓的客厅还大。 周总理早就看透了危害,官衙盖得越豪华,离老百姓就越远。 周总理这一辈子,就像个不知疲倦的老黄牛,白天见外宾、开会议,晚上批阅文件常常到天亮,桌上的台灯亮到后半夜是常事。 他住的西花厅,墙皮都掉了,工作人员想粉刷一下,他说:“不用,补补就行,别花那钱。” 有次他出访回来,发现院子里多了几盆花,立马让搬走:“我这里不是花园,是办公的地方。” 现在咱们日子过好了,高楼大厦遍地都是,有人觉得周总理那会儿的节俭有点“过时”了。 可他不是不让大家过好日子,是说好日子得靠自己干出来,不是靠摆阔气摆出来的。 就像现在,有的地方有钱搞形象工程,却没钱修乡村公路;有的单位办公室装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却拖欠农民工工资。 这种时候,不就该想想周总理那片擦碗底的菜叶吗? 老百姓不在乎政府大楼有多高,在乎的是孩子上学方便不方便,生病能报销多少,养老钱够不够花。 周总理最明白这个理,所以他宁肯让中南海旧一点,也要把钱花在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地方。 他走了四十多年了,可大家提起他,还是觉得亲近,就因为他不像个“大官”,像个操心自家事的长辈。

0 阅读:22

猜你喜欢

宅系学妹

宅系学妹

宅系学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