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歼-36服役后,歼-20能对外出口吗?这么说吧,哪怕真开放出口,也不是谁想买就能买得起的。这架空中"吞金兽",单机造价1.1亿美元,而这还只是入场券。后面那全寿命维护费用更是惊人,能顶东风21D导弹旅一年的花销。所以,不是你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而是你用不起也修不起。更狠的是,他的作战门槛高得吓人,这要把它玩明白,客户得同步采购一整个歼-20生态圈。就问这个世界有哪个国家养得起歼-20? 沙特当年买了中国的无人机,觉得很满意,于是也想了解一下歼20。 等他们听说歼20日常保养得在特殊无尘恒温车间,零件维修得拆三十多颗专用铆钉,组装与调试环节还得顶尖机务技师专人负责,瞬间就不感兴趣了。 不是没钱买,而是后续保障难度高,真的是"养不起"。 如果说维护本身已经劝退了大批潜在买家,更大的门槛其实还在后面。 歼20不是买来单打独斗的,它是战斗体系里的一环,发挥实力全靠配套。 比如空警500预警机是指挥、分配任务的"大脑",没有它,歼20很多优势用不出来。 电子战机像歼16D负责干扰和配合,量子加密数据链保证了作战指令稳妥传递。 这些设备和人员全都到位,才能体现出歼20的威力。 按照这种标准配下来,准备全套体系,动辄几十上百亿美元。 买飞机已经变成了买一整套空军"天上堡垒",资金投入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就拿巴基斯坦来说,它一年军费差不多83亿美元。 如果他们真要组一支四架歼20的分队,那预算几乎一年就用掉大半,别说养其它装备了。 最后他们理智地选择了性价比更高、操作难度不那么高的歼10C,用得起更重要。 说到底,现在能玩转歼20体系的国家没几个。 这里面还涉及到第三个门槛,那就是战略关系。 不光技术水平、资金实力要过关,还得是中国高度互信的战略伙伴。 先进装备不是随便进谁手里,风险太大。 一旦技术泄露或者政治靠不住,后果很难控制,因此中国出口这类拳头产品,绝不会轻易批准。 设备价值不光体现在硬件,还有背后的研发积累和信息体系。 歼20作为第五代机,拥有新一代雷达与通信系统,能同时察看多目标,高效指挥。 搭配超远程霹雳15导弹,空中优势明显。 发动机和隐身外壳都很讲究,日常维护必须极为细致,技术门槛一直很高。 一台歼20入列,并不是说多了一个武器,而是整个国家空军作战能力要升级一大截。 世界上能够完整消化下来的,其实也没几个。 即使经济情况很好,科学技术储备够强,没有完善的体系、足够复杂的保障能力,歼20也只是"摆设",派不上大用场。 更高一级上还要看双方的地缘关系有没有深度合作。 对中国来说,歼20是战略核心之一,谁都能买是不可能的。 出口这样的平台,本质上是一种长期的政治和安全捆绑,买家必须是牢固的战略联盟。 所以最后大家会发现,决定权不只在买不买得起,还包括用不用得明白,值不值得信任。 这种级别的装备一旦外销,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输出,更是国家意志的延展。 可以说,歼20的出口,既看经济底气,也看政治立场、技术实力,全都缺一不可。 围绕这些问题,你觉得哪国有可能既符合条件、还真的需要这套体系?欢迎一起聊聊你的看法。
没人再怀疑中国能不能造五代机了。问题只剩下一个:中国现在到底是造着玩,还是已经在
【27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