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男子花165万在4S店买了辆全新路虎揽胜,岂料,在交车时发现车子有螺丝拆卸痕迹和二次喷漆的情况。男子不干了,花的新车的价钱却买了辆烂车!当即要求4S退车退款,可4S却说这是厂家的问题,不关他们的事,已经向厂家反映了情况,让男子再等等。 最近重庆张先生买路虎的事儿,在网上吵得挺热闹。说起来也简单,花165万买了辆全新路虎揽胜,交车那天还没开出4S店门,就发现不对劲了。 左前门的漆看着没那么亮,蹲下来一摸,边缘糙得很,再仔细看,固定螺丝上还有被扳手拧过的小划痕。 这哪像新车?张先生赶紧找了第三方来测,结果更让人窝火:不光左前门,左后门、右叶子板好几处零件,都有被拆过的印子,有些地方还喷过第二次漆。 就像买了件新西装,回家发现袖口补过,纽扣还是换过的,换谁都得急。 张先生当场就跟4S店说要退车退款,可对方支支吾吾,先说"光线问题",后来又扯"正常现象"。 165万买辆修修补补的车,还说正常?换谁能接受? 无独有偶,另一位刘先生买路虎揽胜时,也遇到了类似的糟心事。 他花了110万左右买的车,开了不到一个月,高速上遇到横风,引擎盖突然晃得厉害,方向盘都不稳。 到服务区打开机盖一看,固定引擎盖的四颗螺丝不仅有拧动过的痕迹,还锈了,镀层也掉了一块。按了按引擎盖右侧,松松垮垮的。 更奇怪的是,朋友用漆膜仪一测,整车贴的车衣漆值是400,就引擎盖只有200。 刘先生越想越不对劲:新车哪能这样?就算有问题,提前说一声也行啊,这不明摆着坑人吗? 两位车主发现问题后,找4S店要说法,得到的回应却大同小异。 张先生这边的4S店,一开始拖着不解决,等媒体介入了,才拿出英国厂家的回复,说那些喷漆、拆卸的痕迹,都是"生产商标准流程",早就通过质量检查了。 至于退车退款?4S店说自己就是个卖车的,说了不算,得等厂家回话,问要等多久,就含糊其辞:"快的话很快,慢的话不好说。" 刘先生那边的4S店,一开始还说要调查,后来厂家也给了回复,说是英国工厂生产线的"补足行为",下线前都合格。 4S店的冯总经理还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合格未必等于完美。" 意思是,有点瑕疵很正常,可等刘先生要求看厂家返修的具体原因时,对方又不乐意了,最后干脆说:"上法庭吧。" 更让人在意的是,张先生遇到的这家4S店,不是头一回出这种事,之前就有别的消费者反映过类似问题。 看来这事儿,可能不是偶然。 按说买车前,消费者和4S店签的是"全新车"的合同,花的也是全新车的钱。 不管是厂家生产时的"标准流程"还是"补足行为",这些拆过、喷过的痕迹,算不算"瑕疵"?算不算"质量问题"?至少得提前告诉消费者吧? 要是张先生早知道车有这些痕迹,刘先生早知道引擎盖螺丝动过,他们还会买吗?大概率不会。 从法律上来说,这事儿其实挺清楚的。 根据法律规定,商品有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直接找销售者,根据三包责任该由销售者承担,不能推给厂家。 律师也说了,张先生该赶紧把证据固定好,书面要求4S店退车,顺便赔点贷款利息啥的,不行就去法院起诉。 刘先生的律师也建议他要厂家的返修记录,搞清楚到底为啥动螺丝、喷油漆。 可真要维权,难就难在"等"和"扯"。 厂家在英国,流程走起来没个准信;4S店一边说"我们只是经销商",一边又拿"合格"当挡箭牌,就是不正面解决。 有干汽车制造的网友说,二次喷漆、螺丝动过很常见,10%的保险杠都得补漆。 可这话站在消费者角度听着,就不太对味了:工厂里常见,不代表能瞒着消费者按新车卖啊。 张先生到现在还没拿到解决方案,刘先生的车修了引擎盖抖动,螺丝却还是锈的,俩人都准备走法律程序了。 想想也是,花一百多万买辆车,图的就是个安心,结果还没开出门就发现一堆猫腻,换谁都得较这个真。 说到底,合格不合格,得消费者认,完美不完美,得明着说,厂家和4S店要是能坦诚点,提前把车的情况说清楚,愿意买的人自然会买,不愿意的也能选别的。 现在这样藏着掖着,出了问题就互相踢皮球,伤的不光是两位车主的心,怕是还有大家对这个牌子的信任吧。 希望这事儿能早点有个结果,也给其他买车的人提个醒:验车的时候,可得多留个心眼。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 1818黄金眼
南京一男子花21.59万买了辆新车,回家时发现“新车”已经充电359次。男子与4
【108评论】【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