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军的一名排长在山中巡逻,突然遇到三名解放军战士向他走来,并向他打招

菖蒲繁花居 2025-07-10 21:57:42

1984年,我军的一名排长在山中巡逻,突然遇到三名解放军战士向他走来,并向他打招呼,但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便突然大喊:“缴枪不杀!” 李海欣,1962年8月生在河南临颍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不富裕,父亲是老党员,教他做人要正直、对国家忠诚。他从小就挺懂事,8岁那会儿,村里有个孤寡老人病了,他主动跑去照顾,送饭送水不说,还想出画图办法弄明白老人想要啥,跑十里路买苹果回来。乡亲们都夸这小子有心眼儿,长大肯定有出息。学习上他也不含糊,成绩好,老师同学都喜欢他。 1981年,李海欣应征入伍,去了云南边防部队,属于昆明军区14军40师119团7连。刚入伍那会儿,他训练特别刻苦,纪律性强,没多久就当上了班长。1982年,连队被调去农场干活,有的战士不乐意,觉得当兵不是来种地的。李海欣二话不说,带头干,还劝大家:“军人就得服从命令。”他不光自己干得好,还帮连队做思想工作,稳住军心。那年年底,他被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国防战士报》还专门报道了他的事迹,说他给部队立了个好榜样。 1984年初,中越边境局势紧张,老山战役快打响了。李海欣因为能力强,被调到8连3排当代理排长。他上任后抓训练、查装备、定战术,忙得脚不沾地。有一天,他带小队在老山巡逻,路上全是树藤,离敌占区就几公里,个个都绷着弦儿。突然,前头出现三个穿解放军制服的人,挥手喊“同志们辛苦了”。可李海欣瞅着不对劲儿:军装细节不对,袖口、肩章、帽徽都露馅儿,还有人的靴子泥土颜色跟本地不一样。 他不动声色问了几句,对方回答含糊,眼神还躲闪。李海欣心里有数了,果断下令战士准备战斗,大喊“缴枪不杀”。这仨人被震住了,没辙只能扔武器投降。一查,果然是越南特工,伪装成我军想搞情报。李海欣靠着敏锐的观察和果断的行动,保住了部队安全,也给接下来的战斗争取了主动。这事儿传开后,大家都说他脑子活胆子大,真不愧是当排长的料。 1984年5月17日,李海欣带14个战士守142高地。这地方是松毛岭的前沿,三面环敌,离越军最近才200米,地形险要但不好守。阵地小,工事简陋,物资少,每天就两顿干粮,水还得背一公里回来,路上还得防着敌人。敌军炮火时不时就轰,偷袭也多,李海欣带头查哨、站岗,炮击时还守着观察敌情。战士们看他这么拼,也都咬牙坚持。7月1日,他带着全排宣誓:“誓与阵地共存亡!”这话喊得铿锵有力。 7月12日凌晨,越军400多人偷袭高地。李海欣听到警报,马上组织迎战。敌军第一波冲上来,他指挥用手榴弹和机枪打退。后面敌人火力更猛,炮弹把阵地炸得乱七八糟,电话线也断了,高地成了孤岛。他沉着指挥,用地形优势反击。敌军靠太近,他就带头扔手榴弹,带着人冲进堑壕近战,还用冲锋枪和地雷干掉不少敌人。 战斗中,他右胸中了高射机枪弹,血流了一身。战士想给他包扎,他推开人喊:“别管我,打敌人!”他忍着痛引爆地雷,炸退一波又一波敌军。后来敌军从左侧逼近,他爬到另一个压火点,再次引爆地雷。可就在这时候,越军的炸药在他旁边炸了,李海欣牺牲了,当时才22岁。他走后,杨国跃接手指挥,带着剩下的兄弟守了10个半小时,打退六次进攻,毙敌104人,守住了高地。 李海欣牺牲后,中央军委给他和杨国跃授了“战斗英雄”称号,119团8连成了“老山十五勇士连”,142高地也改名叫“李海欣高地”。他的事迹传遍部队,大家都说他用命守住了祖国的尊严。说起来,他从农村走出来,靠着正直和勇敢,一步步成了英雄。他对国家的忠诚、对战友的责任感,还有那股不怕死的劲儿,真挺让人佩服的。他的故事不光是老山战役的一页,更是咱们心里的一面旗。

0 阅读:1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