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美国将一只黑猩猩送上了太空,16分钟回到地球以后,发现他没啥毛病,还

潮女炫风尚 2025-07-10 20:07:59

1961年,美国将一只黑猩猩送上了太空,16分钟回到地球以后,发现他没啥毛病,还把苹果橘子吃得嘎嘎香,但没过多久,就发现他很不对劲,最终活到25岁就嘎了。这是为啥? 这只黑猩猩名叫哈姆,1957年出生在非洲喀麦隆的热带雨林里。那时候的哈姆还挺幸福,在树上荡来荡去,摘果子吃,日子过得自由自在。可惜好日子没多久,1957年,捕猎者闯进雨林,把小哈姆抓走了。有人说他妈妈可能也被杀了。哈姆被塞进笼子,辗转运到美国佛罗里达的一家珍稀鸟类农场,从此开始了笼中生活。 1959年,美国空军看上了哈姆,花457美元把它买下来,送到新墨西哥州的霍洛曼空军基地,加入了水星计划。哈姆被编了个号“No. 65”,私下里还有个绰号“Chop Chop Chang”,因为他反应快、手脚麻利。科学家们挑了一群黑猩猩来训练,目标是选出最聪明的一个去太空。哈姆脑子好使,学东西快,很快就成了头号种子选手。 1961年1月31日,哈姆被绑在水星飞船的座椅上,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准备上天。那天发射场上一片轰鸣,火箭喷着火冲上天,哈姆的飞船直奔太空。飞行过程可不轻松,他得扛住巨大的加速度,还得在失重状态下按训练那样去按杠杆,完成任务。整个飞行持续了16分39秒,飞船冲到157英里的高度,速度高达每小时5800英里,比原计划还猛。 返回地球时更刺激,飞船承受了14.7倍的重力加速度,比预计的11.7倍高出一大截。飞船掉进大西洋,溅起老大一片水花。因为飞得太远,救援队费了好大劲才找到它。飞船有点破损,海水漏了进来,但哈姆居然还活着。救援人员打开舱门时,哈姆累得蜷在座椅上,可一看到苹果和香蕉,立马抓起来吃,吃得那叫一个香,看起来跟没事似的。 科学家赶紧给哈姆做了全身检查,发现他除了有点视力模糊和轻微脱水,身体基本没啥大问题。不过有个细节挺吓人:他的心率飙到了正常值的两倍。医生猜,这可能是太空飞行带来的压力,心脏负荷太大了。短期来看,哈姆挺了过来,但谁也不知道这会不会埋下啥隐患。 飞行完,哈姆没回丛林,而是被送到了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动物园,一个人住了17年。笼子虽然不小,但黑猩猩是群居动物,哈姆一个人待着,太孤单了。1980年,他被转到北卡罗来纳动物园,总算跟其他黑猩猩一起生活。可惜这份团聚没享受多久,1983年1月19日,哈姆就因为肝衰竭和心脏病去世了,才25岁。 普通黑猩猩在野外能活40到50岁,圈养的甚至能活更久。哈姆25岁就走了,算得上英年早逝。 哈姆的死因到底是啥?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他的肝衰竭和心脏病在圈养黑猩猩里不算罕见,跟太空飞行没直接联系。但也有专家提出,太空飞行可能还是有影响。那次飞行中,哈姆经历了超强的加速度、失重和宇宙辐射,这些压力可能悄悄伤害了他的心脏和内脏。 还有个因素不能忽视:哈姆的后半生过得太孤单。17年在动物园独居,对他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肯定有打击。孤独加上圈养生活的压力,可能加速了他的衰老。 不过这些都只是推测,到现在也没人能百分百确定哈姆早逝跟太空飞行有没有直接关系。科学家只能说,飞行带来的压力和长期圈养的生活,可能一起促成了这个悲剧结局。 别看哈姆只是只黑猩猩,他的太空之旅可是帮了人类大忙。那次飞行证明了生物能在太空活下来,还能干活,为之后的载人航天打下了基础。1961年5月,美国宇航员阿兰·谢泼德顺利上天,靠的就是哈姆的数据和经验。可以说,哈姆是太空探索的开路先锋。 但哈姆的故事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有人觉得他是英雄,为科学献了身;有人觉得他是受害者,被迫承受了太多压力和孤独。这也引发了关于动物实验的争论:为了人类的进步,牺牲动物到底值不值?

0 阅读:1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

潮女炫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