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没领到、资金去哪了?纪委点名这7类领域资金“穿透式查账”】
从“农户被代签验收表”到“资金流向施工单位”无人知情,从“明面合规”到“背后套现”,
近期多起民生项目乱象暴露一个共同问题,群众没领到补贴,但账面上“钱已到位”。
这些“账面清晰、实际模糊”的项目,正是“穿透式查账”的目标区域。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着重强调
要推动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打通资金流向、权力运行和责任链条的“全过程监督神经”。
01机制透视:什么是“穿透式查账”?
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图鉴,
▍“穿透式督责”:查账不仅纸面对账,更要资金轨迹+责任清单双追踪
→ 谁审批、谁拨付、谁签字、谁验收,全流程留痕、定点压责
▍“由风查腐”:从“作风问题”倒查利益关系
→ 比如,一顿违规饭局,一笔快递礼品,背后可能藏着项目请托、人事勾兑
▍“由腐溯风”:顺藤摸瓜查“关系人链条”
→ 涉案人员家属“经商办企”、特定关系人“影子操作”,都纳入交叉审计范围
简答来说就是以技术手段+制度配套构建“全过程风控”。
深挖审批人、经办人、参与人、关联人,构建起一张“资金走向图+权力责任图”
02重点锁定:这7类领域资金,已被纪委“特别标记”
纪委系统多地通报显示,以下七类资金领域,是当前“穿透式查账”的重点方向:
1. 农业项目资金(如高标准农田、农机补贴、厕改资金)
验收造假、统建虚列、代签骗补、村干部与施工方内外勾连,按户“吃补贴”。
2. 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
资金流转不透明、中间账户运作,虚设投标主体、用“关联公司”串标围标,保证金被内部操作。
3. 教育领域和高校项目经费
严惩“校园餐、”课题费“转化为人情费”、代写代签、教辅采购暗设回扣
4. 医疗医药采购
资金采购流程不规范、“带金采购”回扣输送、虚高单价、重复采购
5. 城乡基础设施工程款项
层层转包、虚假进度套现、施工进度造假、“人情工程”
6. 开发区招商专项资金
绩效造假、资金兑现“先批后审”、“空壳公司”、“骗引入驻”虚报产值套取补贴
7. 体育赛事和文旅活动财政支持
费用报销浮夸、招商回扣暗流、定点采购指定供应商
纪委提醒:每一项“专项”背后,都有一个“审计死角”;
每一笔“补贴”背后,都可能有一个“权力空挡”。
03查什么、怎么查?
当前多地纪委监委已探索出“四件套”排查方式,
*资金流向追踪:联合财政、审计、税务部门穿透账户明细,查“到账”≠“落地”
*物流信息溯源:从采购到验收到仓储,调取合同、单据、物流轨迹进行交叉对照
*消费轨迹分析:调取涉案人及家属大额消费、礼品兑换、刷卡记录
*人员关系筛查:穿透“影子股东”“离职操盘手”“挂名老板”身份链条
同时推动市县联动、室组协同、巡审同步,把“监督哨”延伸至最末端。
群众的困惑往往从一句话开始
“补贴说发了,我怎么一分钱没见着?”
纪委的穿透式查账,就是在回答这个最朴素、也最难的问题。
把每一笔钱花得明明白白,形成完善制度闭环;
让每一个干部都清清爽爽地负责,形成穿透式监督。
从农村厕所改造,到城市基建招标;从科研课题经费,到招商财政奖励——
只要资金下去了,监督就必须跟上去;只要项目立起来了,责任就不能躲起来。
风腐同查,不仅是口号,更是作风的镜子、治理的答卷。
让每一份财政资金都“看得见、查得清、问得明”,才是真正的廉洁交账、民心所向。
(来源: 肆人潮 原创: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