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羞辱就是无视,印度组建代表团想就稀土问题来中国谈判,中方连邀请函都没给。

要相信光 2025-07-10 17:31:27

最高级的羞辱就是无视,印度组建代表团想就稀土问题来中国谈判,中方连邀请函都没给。 稀土产业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资源控制、技术实力和国际规则的较量。中国在这一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不仅拥有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还掌握着大量的相关专利。 欧美国家虽然稀土储量不及中国,但凭借技术专利优势,能够与中国进行平等对话和谈判。相比之下,印度虽然稀土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却缺乏关键的分离提纯技术,90%的稀土磁铁依赖中国进口。在稀土纯度方面,中国能达到99.99%,而印度连82%都难以实现,这种技术差距短期内难以弥补。 印度近期单方面中止了与日本长达13年的稀土出口协议,声称要优先满足国内需求。这一决定适得其反,日本转而寻求非洲供应,反而暴露了印度的技术短板。更讽刺的是,印度此前出口给日本的稀土很多都来自中国,实际上扮演了中间商的角色。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印度的国际信誉。 为改变现状,印度启动了"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投入136亿人民币并开放私营企业勘探权。然而2024年印度的稀土开采量几乎为零,连矿渣都需要运往日本处理。印度最大的稀土磁铁进口商SonaComstar原计划从中国进口200吨磁铁,现在陷入困境。虽然有意自建工厂,但面临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多重制约。 相比之下,欧美国家采取了更务实的策略。美国通过放宽高科技出口限制换取中国的稀土供应,欧洲则获得了中国加快审批的承诺。这些国家凭借技术优势与中国实现了互利共赢。 印度当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自身政策造成的。一方面依赖中国稀土,另一方面又在边境制造摩擦,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甚至提出领土交换要求。这种矛盾立场难以获得中国信任。印度试图通过"四方安全对话"建立去中国化的供应链,但合作伙伴自身都面临稀土短缺问题。 这场稀土博弈展现了资源、技术和规则的综合较量。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占据主导地位,欧美依靠技术优势获得谈判筹码,而印度则因缺乏核心竞争力陷入被动。莫迪政府的强硬政策反而凸显了中国的主导地位。印度要实现突破,必须脚踏实地发展技术和产业链,但这需要长期投入。在此之前,印度仍将受制于现有的产业格局。

0 阅读:39
要相信光

要相信光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