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伊朗为什么同意停战了,伊朗2000枚中程弹道导弹,已经打了30%。剩下的导弹,最多还能打一个月。但是,以色列这边,美国又送来7000枚制导炸弹。 根据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伊朗此前储备了约2000枚能够打击以色列全境的中程弹道导弹。在6月13日至25日的激烈交战中,伊朗已发射超过500枚导弹,消耗了其库存的30%。以当前日均40-80枚的发射速度计算,剩余导弹仅能支撑约一个月的作战需求。 伊朗的导弹生产能力也面临严峻挑战,受国际制裁影响,其月产量仅约300枚,远不能满足战时消耗。相比之下,以色列在6月底获得了美国紧急空运的7000枚精确制导炸弹,包括3280套JDAM制导套件和3845套重型钻地弹组件,这些装备可将普通航弹转化为高精度武器,专门用于打击伊朗深埋地下的核设施和导弹基地。 以色列的F-35I隐身战机配合这些先进弹药,能够对伊朗关键目标实施精准打击,而伊朗由于缺乏制空权,只能处于被动防御状态。 在政治层面,伊朗内部存在明显分歧。革命卫队和鹰派媒体主张继续战斗,甚至提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反制措施。但改革派和温和保守派担心战争升级会带来更严重后果,特别是在核设施和科研人员遭受打击后,继续对抗可能招致美以更猛烈的联合打击,危及政权稳定。 最终,主和派占据上风,伊朗外长公开表示愿意在以色列先停火的前提下停止反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月初的公开露面被视为对停战决策的支持,同时也向国内外释放了缓和信号。 经济方面,长期制裁已使伊朗经济陷入困境。2025年7月,里亚尔对美元汇率跌至93万:1的历史新低,通胀率超过36%。战争进一步破坏了能源基础设施,导致原油出口受阻,财政收入大幅减少。持续冲突还可能引发民众不满,威胁政权稳定。停火将为伊朗提供修复设施、缓解经济压力的机会。 国际社会也对伊朗施加了压力。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呼吁停火,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核设施遭袭可能导致放射性泄漏。海湾国家出于对霍尔木兹海峡通航安全的担忧,通过阿曼、卡塔尔等中间国向伊朗施压。美国虽未直接参战,但通过军事援助和外交手段支持以色列,同时避免陷入长期冲突。伊朗意识到继续对抗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综上所述,伊朗同意停战是军事消耗、国内政治博弈、经济困境和国际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伊朗官方宣称仍有能力继续战斗,但实际军力消耗、以色列的军事优势以及国内压力,迫使德黑兰选择暂时妥协。 此次停火并非永久和平,而是各方为调整战略而采取的暂时性措施。未来中东局势的发展将取决于伊核问题的解决、地区力量平衡的变化以及大国博弈的走向。
让中国付出代价的机会来了!美国专家公开支招,建议以色列出击伊朗石油枢纽,专家警告
【21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