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诱饵弹“摧毁”了霹雳-15,巴基斯坦没有击落“阵风” 在5·7空战结束两个月后,印度方面又找到了新的“自我安慰”理由。据印度IDRW网站报道,在那场战斗中,印度空军使用的X-Guard人工智能增强型干扰诱饵系统 supposedly 发挥了“革命性效果”,不仅成功干扰了巴基斯坦的霹雳-15E导弹,还误导了歼-10C战斗机。 报道甚至引用了美军前F-15E与F-16战斗机飞行员博登海默的评论,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欺骗战术之一”,并大肆宣扬印军如何依靠高科技手段重塑战场格局。 虽然报道中并未详细说明技术细节,但其核心论点是,巴基斯坦并没有真正击落印度的“阵风”战机,所谓击落事件中摧毁的只是“拖曳式诱饵弹”。这种诱饵弹重达30公斤,由一根100米长的光纤拖曳,通过AI算法模拟真实战机的雷达特征。 按照这套说法,霹雳-15导弹的AESA导引头被“伪装”所迷惑,把诱饵当作目标进行攻击,结果就是“导弹被诱饵骗走”,并非击中了真实战机。 为了自我催眠胜利,印度媒体可谓煞费苦心,连这种“诱饵弹击落论”都能编得出来。不过,这套说法显然难以解释战后那些确凿的证据——比如尾翼上印有“BS-001”的残骸、印度平民在地面发现的“阵风”战机挂载导弹碎片,以及弹射座椅等遗留物。难道印度的诱饵弹不仅能仿造整机外形,还能随身带导弹、装配飞行员和弹射系统?更何况,印方战机起飞时为何要携带如此复杂的系统,是否早已预知会被击中? 如此荒唐的借口,也许在国内宣传中还有市场,但用于对外辩解,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南亚暗战曝光:巴铁用手机塔当武器,印度战机成了“睁眼瞎”当全世界盯着印巴边境的
【14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