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董明珠当上格力的董事长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代言人成龙换掉,记者问:"你为什么不请成龙代言?"董明珠霸气地说:"我代言更好!" 信源:澎湃新闻——当董明珠成为格力最大“变量 2014年,董明珠正式出任格力电器董事长的那一天,是她在这家企业奋斗多年后的重要转折点。 她不是空降兵,而是一点一滴,从基层营销干到了顶层管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既是肯定,也是压力。 当她走进董事长办公室的第一天,墙上还挂着一张广告海报——成龙穿着笔挺西装,手握格力遥控器,笑得灿烂,那是格力过往几年的代言形象。 董明珠站在那张海报前,沉默了足足五分钟,然后转头对助理说了句:“这张照片,拿下来吧。” 助理犹豫了一下,“董总,是要换成新的成龙形象吗?” 董明珠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从今天开始,格力不需要任何明星代言了。” 这句话很快在格力内部传开了,甚至惊动了广告部和市场部,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董总太激进,有人则拍手叫好。但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决策从来不是儿戏。 没过几天,一位财经记者在采访她时,忍不住问出了公众都关心的问题:“董总,为什么不请成龙代言了?他是国际巨星啊,代言效果一直很好。” 董明珠笑了笑,语气却掷地有声:“我觉得,我代言更好。” 这番话在媒体上炸开了锅,很多人以为她是在开玩笑,但董明珠知道,这正是她想要传达的信号。 其实早在2012年,董明珠就曾在内部提出过质疑: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究竟应该靠明星包装,还是靠产品本身说话? “明星是浮云,产品才是根本。”她常常这样说。她不是反对广告,而是反对用明星制造虚假繁荣。 她清楚,明星代言虽然在短期内能带动销量,但也意味着品牌形象不稳定,容易被明星的私生活、负面新闻所连累。而格力,作为国民家电品牌,不能把命运绑在任何一个娱乐圈的名人身上。 更何况,格力早就有足够的技术底蕴和制造实力,靠产品口碑和用户信任,就能立足市场。 “我们为什么还要躲在别人身后,说一句‘看,这是某某明星在用我们的空调’,我们应该大声说——我们就是空调专家!”她在内部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 于是,2014年,在她掌舵格力的第一年,她果断取消了与成龙的代言合约,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由她亲自出镜,为格力代言。 起初广告公司都懵了。 “董总,您是企业家,不是演员,也不是模特,亲自代言怕是风险很大……” 董明珠没有急着反驳,她只是摊开了一组数据:“格力过去十年,销售额从几十亿飙升到千亿,是谁一手打下来的? 是我带领的团队,是我们实实在在的技术、研发、服务。这个故事,我最有资格讲。” 广告公司的人无话可说。 接下来的一年,董明珠出现在了格力的宣传片、发布会、地铁广告、商场展位。穿着职业西装、妆容干练、语气坚定。她不说“我是明星”,只说:“我是格力的董事长,我为我家的产品负责。” 一位年轻的营销主管曾在看到这组广告时,偷偷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董明珠太刚了,这不是代言,这是背书。” 事实证明,她赌赢了。 广告上线三个月,格力的品牌曝光度提升了近40%,尤其在中高端用户群体中,女性对她的认同感激增。一位网友评论:“董明珠像我妈,但比我妈更硬气。我相信她选的空调不会差。” 那一年,格力的销量不降反升,还吸引了大量年轻创业者对格力文化产生兴趣。 董明珠后来在一次央视访谈中说:“格力的产品不是用来追明星效应的,我们是中国制造的代表,是要讲匠心精神、工业美学和自主创新的故事。” 在她主政期间,格力投入数百亿搞研发,建立自己的芯片实验室、智能设备制造系统,还推出了全自主品牌的大型中央空调系统。 她不断强调:“不要总看别人代言了谁,我们要看产品有没有‘含技量’,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她甚至提出:“中国品牌要有话语权,要能代表国家形象。”
2014年,董明珠当上格力的董事长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代言人成龙换掉,记者问:"你
戴梦维微微
2025-07-10 09:17: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