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俄罗斯军方从中国进口50000箱泡面用做军粮!不曾想,俄军刚收到货没

十七仔 2025-07-10 00:38:36

1994年,俄罗斯军方从中国进口50000箱泡面用做军粮!不曾想,俄军刚收到货没多久,就向中国提出了全额退款的要求! 1994年冬天,俄罗斯一支驻防部队的军官在库房里盯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箱子发愣。这是前几天才空运到的五万箱中国方便面。 因为军粮紧张,俄罗斯和中国签了采购协议,准备用这些新式食品填补军队口粮的缺口。签约时,俄罗斯方面还特意嘱咐要尽快交货。中国工厂连夜加班,把所有流程都安排到位,检查合格后才封箱装机。 士兵们第一次接触这种食品。有人撕开包装袋看了半天,问这是不是要先煮,再有人接过袋子,看着印着中文的说明书,按照示意把面饼放进碗里,撒上调料,用热水冲泡。很快,浓烈的香气四散开来。大家对味道颇为好奇,觉得比平常吃的黑面包和罐头香多了。 刚开始,有几个年轻士兵先尝了几口,嚼了两下,表情就开始僵硬。周围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放下碗,拼命去找水喝。其他士兵不信邪,也都试着吃了。 接着,有人开始咳嗽,眼泪流出来,有人把整碗面直接倒掉。再有人一尝,立刻吐得满地都是。几分钟工夫,整个库房弥漫着奇怪的气息,既有辣香,也混杂着呛人的气味和吐出来的残渣。 军官觉得事情严重,向上级报告,说这批方便面疑似有质量问题,不仅口味怪异,士兵吃完还腹泻呕吐。俄方随后以食品不合格为由提出退货要求,希望中国收回全部货物,并赔偿运输损失。 中国方面得到消息时很意外。这批货从生产到发运都经过严格把关,质量检验也没有任何不合格记录。为了尽快查明情况,厂方派出了几名食品专家,专程赶到俄罗斯军营,与俄军当面核对试吃过程。 在基地里,中方人员让士兵重新演示泡制。热水冲入碗里,面条很快散开,香味再次弥漫。几名军官犹豫片刻,还是挑起一点面条放进嘴里。刚嚼两下,几个人就涨红了脸,直摇头。 专家立刻建议换一种方法:只泡面,不加调料。再尝,面条平淡柔软,没有任何不适。俄方这才逐步明白,原来问题出在调味料里。中国人吃辣习惯了,这些调料中含有大量辣椒粉和辣椒油,对俄罗斯人来说刺激太强,才导致几乎所有士兵都无法食用。 为了解决问题,中国方面同意立即补发一批无辣调料。生产厂连夜赶工,把新配方的调料装袋,空运送到莫斯科,再从莫斯科分拨到各个部队。收到新调料后,俄军决定先进行小范围试吃。 这一次,士兵们十分谨慎,把调料倒进碗里前先用勺子蘸一点,尝了一下。确认没有辛辣味后,才把全部调料倒进碗,泡好后小口喝汤。几秒钟后,几个人对视一眼,没有不适,也没有呕吐。于是他们放心地吃完了一整碗。 很快,无辣版方便面在部队里普及。士兵们吃惯了干硬的口粮,对这种柔软又带点鲜味的热食很感兴趣。有些人甚至一次要吃两包。中方收到俄方反馈,表示非常满意,也感谢中国方面的配合调整。 事情传到地方媒体,引起不小的关注。曾经退货的方便面,此时反而变成了抢手货。军营里消耗完的方便面空箱被当作储物箱,运回后方,甚至有些士兵写信向家里推荐这种方便的食品。 随后,俄罗斯商贸公司开始接触中国厂商,希望引进同样口味的方便面在民用市场销售。中国生产商也抓住机会,把产品改进分为“无辣版”“微辣版”和“标准辣味”,分别供应不同客户。 几个月后,俄罗斯超市货架上出现了这些中国方便面。包装袋上印着俄文说明,标明“非辣口味”。年轻人和学生最先尝鲜,不少人买回去当宵夜吃,很快卖得相当火爆。 不久,俄罗斯军方正式取消退货申请,表示愿意扩大采购规模,并且计划把这种食品列入军队常备口粮。中国工厂随即扩大产线,进一步稳定供货。 当初几万箱被嫌弃的方便面,如今成了从军营到百姓都爱吃的食品。此事也成为两国贸易合作中的一段小插曲。 后来,每当有人提起,都会回忆那次“辣味风波”,以及第一次吃到方便面时一口辣到泪流满面的情景。

0 阅读:102

评论列表

徐侠客

徐侠客

2
2025-07-10 17:49

假新闻吧,买那么多箱方便面,难道人家不问口味要不要辣?超市进货都不会这么进啊

十七仔

十七仔

十七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