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很生气!德国外交部对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德国军机非常的不满!7月8日,根据外媒报道,德国外交部召见中国驻德国大使,称中国军方用激光瞄准了一架参与由欧盟牵头的护航行动—“阿斯皮德斯行动”的德国飞机。德国方面表示,该行动旨在保护海上安全。
德国为啥这么生气?他们参与的 “阿斯皮德斯行动” 说是为了保护海上安全,可实际上呢?欧盟在红海搞这个行动,表面上是护航,背后可能有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德国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可能想通过这个行动刷存在感,展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
毕竟,德国这些年在国际舞台上总想扮演 “领导者” 的角色,尤其是在欧盟内部。但问题是,德国的经济现在自身难保,国内一堆烂摊子,还想着往外扩张影响力,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再看中国这边。中国海军在红海执行护航任务已经很多年了,主要是为了保护商船免受海盗袭击,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合法行动。
而且,中国在吉布提有保障基地,这也是为了护航任务的需要,完全符合国际法。德国的军机突然靠近中国军舰,还被激光照射,这背后可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再加上德国的侦察机是民用飞机改装的,虽然表面上是民航飞行员驾驶,但实际上搭载了德国军人和侦察设备。这种 “民用伪装” 的做法,西方国家早就玩腻了,说白了就是想偷偷摸摸搞侦察,又不想担责任。
说到激光照射,德国说这危及了他们的人员安全。但技术专家指出,中国军舰装备的是普通防御系统,主要用于探测敌方激光威胁,而非攻击性武器。而且,红海地区沙尘暴多发,可能干扰光学设备,造成误判。
也就是说,德国的侦察机可能自己技术不过关,或者故意夸大事实,把正常的警告措施说成是 “威胁”。
更搞笑的是,德国的侦察机在事件发生后还能安全返回,设备也没什么大问题,这说明中国的激光照射根本就不是什么 “攻击”,只是警告而已。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公海空域的管理确实存在漏洞。虽然各国享有航行自由,但在专属经济区内的军事活动可能引发争议。中国认为外国军机的抵近侦察威胁其安全,因此采取反制措施。
而德国可能认为其行动是合法的,因此对中国的反应感到不满。但问题是,德国的侦察机航线异常,偏离预定路线 15 海里,高度较低,这明显违反了国际通行规则。这种挑衅行为,换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采取措施,中国用激光照射已经算是克制了。
德国这次反应这么激烈,背后可能还有政治动机。中德近期在贸易、人权等问题上存在摩擦,德国可能想借这个事件转移国内矛盾,或者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
毕竟,美国一直在拉拢盟友围堵中国,德国作为欧盟的领头羊,自然要在这方面表现一下。但德国忘了,中德经济合作对双方都很重要,这种政治操弄只会损害双方的利益。
中国在激光技术领域的进步也是德国生气的原因之一。中国的激光武器已经投入使用,不仅国内自用,还实现了出口。沙特的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就是中国造的,在实战中立下了大功。
德国的侦察机被中国激光照射,可能让他们意识到中国的军事技术已经不可小觑,这让他们感到不安。但这也不能成为德国无理取闹的理由,中国的技术发展是为了自身安全,不是用来威胁别人的。
总的来说,德国这次的反应更多是出于政治和战略考量,而非单纯的安全担忧。中国的行动是维护主权的必要措施,而德国的反应可能加剧了中德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利于双方的合作。
德国应该冷静下来,客观分析事件的真相,而不是被政治动机冲昏头脑。毕竟,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合作才是共赢的关键,对抗只会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