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58岁的曾国藩第一次被慈禧召见。他足足跪了近2个时辰,才见到慈禧。面

历史拾遗者 2025-07-09 22:04:00

1868年,58岁的曾国藩第一次被慈禧召见。他足足跪了近2个时辰,才见到慈禧。面对她的第一个问题,曾国藩却又答错了。 要说这曾国藩,可是晚清响当当的人物。想当年,他一介书生带兵,创办湘军,愣是把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给灭了,成了大清的擎天白玉柱。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老臣,第一次面见慈禧太后,竟在门槛上绊了个跟头。 那天,天还没亮透,曾国藩就被太监领着进了紫禁城。寒冬腊月,地面结着冰碴子,他穿着朝服,一步三滑地往养心殿挪。到了殿外,才知道得先跪着等传唤。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膝盖早冻得没了知觉。等终于听到“传曾国藩”时,他刚起身,眼前一黑,差点栽倒。 慈禧坐在黄幔后面,声音冷冰冰的:“曾国藩,你在江南的事都办完了?”按理说,这问题不难回答,曾国藩只需说“办完了”就行。可他当时脑子嗡嗡响,张嘴就来了句:“回太后,臣在江南办的是洋务,造了几艘轮船。”话音刚落,殿里就响起窃窃私语。慈禧没吭声,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勇都撤完了?”曾国藩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答错了。慈禧问的是江南的政务,他却扯到了洋务上。 其实,曾国藩心里明白,慈禧最关心的不是洋务,而是湘军的裁撤。自打太平天国被灭,湘军就成了朝廷的心病。曾国藩也聪明,早就把大部分湘军遣散了,只留了三万精锐。可他刚才一紧张,把这茬给忘了。这会儿再想补救,已经晚了。 慈禧又问:“遣撤几多勇?”曾国藩赶紧答:“撤了二万人,留了三万。”慈禧接着问:“何处人多?”曾国藩说:“湖南人居多。”慈禧沉默了一会儿,说:“直隶甚是空虚,你须好好练兵。”曾国藩赶紧磕头:“臣遵旨,只是臣的才力怕办不好。” 退出来后,曾国藩后背全是冷汗。他知道,慈禧这是在试探他。湘军虽说裁了,但他的影响力还在,慈禧能不防着吗?再说了,他刚才答错问题,肯定让慈禧觉得他老糊涂了,对他的信任又少了几分。 不过,曾国藩毕竟是曾国藩。回到府里,他仔细琢磨了慈禧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门道。慈禧问他湘军裁撤的情况,是怕他拥兵自重;问他直隶练兵,是想让他拱卫京城。看来,慈禧对他还是又用又防。 第二天,曾国藩就递了折子,详细说了湘军裁撤的情况,还主动提出要整顿直隶的吏治。慈禧看了折子,脸上这才露出点笑意。她知道,曾国藩这是在向她表忠心呢。 后来,曾国藩在直隶总督任上,确实没闲着。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还办起了洋务。虽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是大清的顶梁柱,不能倒。 再后来,有人问曾国藩,那天为啥会答错问题。他苦笑着说:“人老了,脑子就不好使了。再说了,太后的心思,哪是那么好猜的?”其实,他心里明白,答错问题未必是坏事。有时候,装装糊涂,反而能让慈禧更放心。 说到底,曾国藩和慈禧这出君臣戏,表面上是答错问题的小插曲,背后藏着的,是晚清政局的波谲云诡。一个是战功赫赫的老臣,一个是权倾天下的太后,两人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对方,为的,不过是大清这摇摇欲坠的江山。 据《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全集》等史料记载改编

0 阅读:100

猜你喜欢

历史拾遗者

历史拾遗者

挖掘被遗忘的历史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