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9岁战士梁强坐大巴返回部队,途中司机加油,梁强看到司机的举动,高声喊道:“危险!快停下!”司机摆摆手:”没事!”就在这时,“嘭”的一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梁强,1974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部队服役多年,多次因表现优异受到表彰。受父亲影响,梁强从小就对军营生活充满向往,立志长大后要穿上军装,保家卫国。家里条件并不宽裕,父母靠务农维持生计,梁强小时候常帮着干农活,练就了一副结实的身板和吃苦耐劳的性格。 1994年,20岁的梁强终于实现了梦想,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新兵训练期间,他表现突出,无论是队列训练还是体能考核,都名列前茅。他的班长曾评价他:“这小子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干啥都认真。”入伍不到一年,他已经完全适应了部队生活,并且成为连队里的骨干力量。1995年3月,梁强利用短暂的探亲假回遂宁老家看望父母和女友苏静。探亲结束后,他登上了返回部队的长途大巴,谁也没想到,这趟普通的旅程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3月21日,梁强坐上了从遂宁开往部队驻地的长途汽车。这辆大巴年久失修,车况不佳,车厢里挤满了返乡或出行的乘客。车子行驶到隆昌县邓关镇附近时,油表显示快见底了。司机决定停车加油,但附近没有正规加油站,他便让售票员从路边弄来一桶汽油,准备用简易工具直接给油箱加注。 梁强坐在靠近前排的位置,清楚地看到了司机的操作。他注意到司机用的是一个破旧的漏斗和一根橡胶管,直接往油箱里倒汽油。这种做法在部队安全训练中是绝对禁止的,因为汽油挥发性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梁强立刻起身,大声提醒司机停止这种危险行为。然而,司机满不在乎,觉得这种临时加油是家常便饭,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 梁强还没来得及进一步阻止,事故就发生了。司机启动引擎时,点火系统产生了一点火花,瞬间引燃了挥发的汽油蒸汽。一声巨响后,大火迅速蔓延,车厢被浓烟笼罩。乘客们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蒙了,哭喊声和推挤声混成一片。情况万分危急,如果火势失控,整辆车都可能被炸毁,27名乘客将无一幸免。 关键时刻,梁强没有选择逃命,而是冲向燃烧的加油装置。他一把抢过还在冒火的油桶和橡胶管,用尽全力扔出车外,避免了火势进一步扩大。他的军装被点燃,火焰迅速烧到手臂和胸口,但他没有停下。他注意到后车门被堵,便迅速跑到紧急出口,用力踹开通路,为乘客争取逃生时间。他站在车门旁,忍着剧痛检查每个座位,确保没人被落下,直到最后一名乘客安全撤离,他才跳下车。 下车后,梁强身上的火依然在烧,他扑倒在地翻滚灭火。乘客们回过神后纷纷上前帮忙,有人拿衣服扑打,有人找水泼洒,最终扑灭了他身上的火焰。救护车赶到时,梁强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皮肤大面积焦黑,气息微弱。 梁强被紧急送往医院时,情况不容乐观。他的烧伤面积达到80%以上,其中60%为深度三度烧伤,呼吸道也因吸入浓烟受损严重。医生连夜抢救,经过8小时的紧急处理,才保住他的命。接下来的两年,他经历了40多次手术,6000多次植皮治疗。每一次手术都是一场折磨,伤口反复裂开又愈合,疼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但他从不抱怨,每次护士换药时,他都咬紧牙关,额头渗出冷汗也不吭声。 梁强的女友苏静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她辞去工作,日夜守在病床前照顾他。梁强烧伤后皮肤溃烂,需要每天清洁换药,苏静就学着帮他擦拭身体、喂饭、换纱布。他一度情绪低落,甚至试图赶她走,但苏静始终不离不弃。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他一定能挺过来。她的陪伴给了梁强巨大的精神支撑,出院三个月后,他们结了婚。第二年,他们的女儿梁怡佳出生,家里终于有了笑声。 梁强不愿让伤病定义自己的人生。部队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建议他转到文职岗位,但他拒绝了。他坚持回到原单位,开始了艰难的恢复训练。烧伤导致四肢活动受限,他每天早起一小时练习走路和抓握,伤口渗血也不停下。1997年,他成功重返部队,担任排长,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的战友都说:“梁强这人,硬气得很,换成别人早放弃了。” 梁强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无数人。他的女儿梁怡佳长大后,经常听妈妈讲爸爸当年的故事。一次,她指着梁强脸上的疤痕问原因,苏静告诉她,这是爸爸救人留下的印记,是勇敢的象征。梁怡佳听了很骄傲,表示自己也要像爸爸一样坚强。
1995年,19岁战士梁强坐大巴返回部队,途中司机加油,梁强看到司机的举动,高声
安然浅笑生活
2025-07-09 22:03:12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