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不是有勇无谋。 有人说项羽有勇无谋,而且还幼稚,其实都说错了,我们看待历史应

候松呀 2025-07-09 21:27:16

项羽不是有勇无谋。 有人说项羽有勇无谋,而且还幼稚,其实都说错了,我们看待历史应该设身处地的去着想,当时那个时代的人讲的就是仁义礼信,何况项羽是贵族子弟,更加注重这些礼节,这就决定了他很多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 就拿鸿门宴来说,后人总骂项羽优柔寡断,放跑刘邦是天大的失误。可放在当时,刘邦好歹是和他并肩反秦的“战友”,又亲自登门谢罪,一口一个“将军”喊得恭敬。项羽要是真听了范增的话,在酒席上把人杀了,传出去岂不成了背信弃义的小人?对看重名声的贵族来说,这比丢了城池还难受。换个角度想,如果项羽真的无脑,怎么能让樊哙这样的猛人闯入营帐时,还能镇定自若地赐酒赐肉?这一招既震慑了对方,又显得大度,分明是胸有城府的表现。 再说分封诸侯这事,很多人觉得项羽把天下搞得四分五裂是昏招。但仔细想想,秦朝刚灭,六国旧贵族势力还在蠢蠢欲动,不封王根本压不住场子。项羽把自己封为“西楚霸王”,表面上是称霸,实则是给自己留了余地——他没敢像秦始皇那样直接称帝,就是明白当时的局势不允许。而且他分封的诸侯,大多是自己的亲信或者势力较弱的,这分明是在玩制衡的手段,只不过后来刘邦太能折腾,才打破了平衡。 打仗这事儿上,项羽的谋略更是被严重低估。巨鹿之战,他下令破釜沉舟,只带三日口粮,看似是孤注一掷的莽夫之举,实则是精准拿捏了士兵们的心理——没了退路,只能拼死一战。这一策略不仅鼓舞了士气,还把秦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彭城之战,他带着三万骑兵,绕道彭城以西,对五十六万汉军发起突袭,半天就扭转战局。这种闪电战的打法,放在两千多年前,简直是军事天才的操作。 至于说项羽“幼稚”,恰恰是他坚守贵族底线的体现。垓下被围时,他明明有机会渡江卷土重来,却选择自刎乌江。有人笑他傻,可站在他的角度,带着残兵败将回去,不仅没脸见江东父老,还要连累百姓再遭战火。与其苟且偷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去,保住自己的尊严和名声。这种对气节的执着,在当时的贵族阶层里,是备受敬重的。 所以说,项羽不是不会耍心眼,而是不屑于像刘邦那样无所不用其极。他的失败,不是输在谋略上,而是输在了时代的变革里——旧贵族的那套行事准则,终究敌不过新势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打法。但也正是这份“不合时宜”的坚持,让项羽成了历史长河里,那个永远让人热血沸腾的“西楚霸王”。 (本文系原创故事,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0 阅读:102

评论列表

一别经年

一别经年

2025-07-10 09:02

皇帝几百个,霸王只有一个

猜你喜欢

候松呀

候松呀

候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