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日,缅甸当地武装宣布,1日深夜,一架FTC-2000G在缅北坠毁,两名飞行员无人生还。这个新闻没激起太大水花,但圈里人都默默点了根烟——毕竟,这已经是这款飞机的第六次战损报告,而它全球只卖出去19架。 真不多,但摔得是真快。 FTC-2000G本来不是给高烈度战场准备的,它的定位很实用:轻型攻击+高级教练,半是用来练手,半是用来干活,强调“低成本够用主义”。贵飞在教练-9的基础上做了这台机器,卖点不复杂:买得起、修得起、炸得准。对一些没有空军工业、又想有点对地打击能力的小国来说,是理想型的入门机种。 第一个客户是苏丹,买了6架,还没来得及热身,内战就炸开了锅。飞机不是被打下来,就是直接落入叛军手里被拆。还有一次更离谱,叛军拿着苏丹政府军库存的便携防空导弹,干掉了自家用的FTC-2000G——堪称“反向自爆型军贸”。 第二个客户,原本传言是柬埔寨,结果最后买单的是缅甸。2020年签下12架合同,单价850万美元,总价1亿出头,便宜是真便宜,交货也很快。2022年飞行员来华培训,年底飞机就交付了。首批6架,直接拉去对地作战。缅甸这边老底子本来就有歼-7一类的东西,过渡起来也快,战斗力形成得比想象中还要顺畅。 问题是,“快”之后,伴随的不是“稳”,而是摔。 2024年初,第一架缅甸FTC-2000G就被反政府武装用中国出口的飞弩-6干下来,两名飞行员阵亡。令人意外的是,缅军并没停购,反而增购了一架,用来补窟窿。更有意思的是,残骸照片里曝光了不少细节,比如说缅军版FTC-2000G居然是高配,有相控阵雷达和电子干扰吊舱——这不是拿来“练手”的,这是奔着“精准低空支援平台”去的。 但理想是理想,战场上还是得拼执行力。 这次坠毁的这架,是在夜间执行任务时撞山的。从时间、地点、残骸状态看,几乎可以排除是便导击落的可能,反倒像是飞行员飞得太低、操作过急、夜航经验不足。这话说得委婉一点是“训练问题”,说得直白一点是:你配不上这架飞机。 要知道,缅甸现在总共拿到手的FTC-2000G不过7架,结果两年内摔了两架,直接损失了4名飞行员。战机可以补,飞行员是硬伤——尤其是这种能飞夜战、会用电子战吊舱的。换句话说,缅军刚有点想打“精细战”的苗头,还没来得及摸门把,就被现实反手一拳砸回去。 有人说这架飞机太脆弱,也有人说缅军太业余。但比起飞机性能,问题更像是出在使用方式上。 FTC-2000G本身没错,它本来就不是拿来对抗F-16的,它是靠便宜炸弹+先进雷达+低飞突防搞事情的。但关键在于,你得先有一套系统化的战术逻辑,再有一个成熟的空勤团队,再加上科学的维护支持。缺一不可。否则,就是小学生开高达,能起飞但下不来。 反观缅军的“枭龙”,至今没出过坠机记录。虽然也常被印媒群嘲“可靠性差”,但真正在缅北的战术表现,一点不含糊。越境打击、反斜坡攻击、快速脱离,能打也能走。说明同样是在缅军体系下操作,为什么枭龙能行,FTC-2000G却不行? 答案简单:一个是当主力宠着的,一个是当杂役使唤的。资源倾斜、训练强度、维护支持,两个完全不是一个待遇。 从市场角度看,FTC-2000G这波其实已经失分了。不到20架的出口量,损毁率已经超过30%。别说买家犹豫,厂家自己恐怕也得算算这单生意值不值。 当然,它的成本确实低。850万美元的单价,不足歼-10的一半,甚至比很多高端无人机还便宜。对不少预算吃紧的国家来说,它仍有市场。但这种“低价高配”的模式,最大的前提是你得知道怎么用。 可惜,缅甸的这几次事故,都在反复证明一件事:省下来的不是钱,而是命。 未来类似的轻型攻击机还是会有市场,但厂商和买家都得认清一点:再便宜的飞机,也需要训练体系撑得起来。硬件能力不是万金油,飞行员素质不达标,战机再好也扛不住瞎飞。 而这款可怜的FTC-2000G,生不逢时,卖给的国家一个比一个离谱,注定成不了“明星机型”,更可能只是“过渡产物”。 它的问题不全是它的问题。它只是被用错了地方,托错了人。
缅北地区新局势,仍然复杂!看到最新划分的地图,就是果敢同盟军内部的腊戌周边,是缅
【4评论】【7点赞】
平常心
这样搞“中国制造”名声都搞坏了
飞翔 回复 07-05 20:32
不会
高兴的一然
便宜没好货!这是普世价值观!!!想阉鸡又肥又大又轻称!!!你想得美!!!
JH
缅甸之前掉的是基础版,今年才加购了几架改进版。
东方风云
什么都要看什么人用
风间云潇
低空飞行 本来就危险
用户27xxx95
任何时候都是一分钱一分货,但中国货至少比美欧的性价比高,且美欧的货还有限制,作战时未经同意不准使用。
金木水火土
便宜没好货
浮云
撞山不应该。现在的飞机雷达那么先进,不会自动规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