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踩线过关,就像一枚迟到的子弹,不响则已,一响直击脊梁。51

春风拂柳画中行 2025-07-03 20:19:13

“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踩线过关,就像一枚迟到的子弹,不响则已,一响直击脊梁。51比50,没人鼓掌,只有冷笑。副总统万斯投下那一票,就像给了华尔街一个交待,给主街一记耳光。 这个法案的本质不复杂:继续减税,取消补贴,砍福利,加军费。简单粗暴,谁赚得多就继续吃肉,谁靠医保活命就准备断炊。特朗普没藏着掖着,他这次不再打“给中产减负”的幌子,而是把“劫贫济富”写进了账本里,还管这叫“大而美”。 讽刺的是,这份“美”还没传递到中产手上,就先把马斯克逼到墙角。后者几乎是瞬间炸毛,在社交平台连发数十帖,炮轰法案不说,还扔下狠话:要是众议院也跟着通过,那他就立刻组建“美国党”。 一场总统与科技巨头的公开撕裂,不再靠“幕僚放风”或者“记者匿名爆料”来走流程,而是双方当事人亲自上场,开麦互怼。这是美国政治越来越“川式真人秀”的最好注脚。 马斯克这么跳,不只是因为他“理想主义者”的人设破功,更是因为特斯拉和SpaceX赖以维系的补贴和政府订单,要被“大而美”一刀砍掉。据传两家公司吃过的财政红利至少超过380亿美元,特朗普现在就是准备把这张饭票抽走,让马斯克自己回去数钢镚。 而特朗普这边,一点也不打算低调。他回怼得比马斯克还干脆:第一,安排“政府效率部”对马斯克旗下企业进行全面审查;第二,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当记者问他“你认真的吗?”他只丢出一句,“得考虑一下。” 这个“考虑一下”,不只是说给马斯克听的,而是说给整个科技圈、资本圈、乃至共和党里所有还在观望的人听的,别挑战总统的耐心,否则就别指望继续在华盛顿打工。 从前,马斯克还会在发完火之后装个样子,道个歉,说自己情绪失控了。现在?显然不演了。他开始认真准备一个新政党,还搞了个民调,300万人投票,81%支持设立“美国党”。这不是随口放话,而是给那群在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左右为难的人,一个可以站的牌桌。 而马斯克敢这么玩,根源在于他知道——现在的美国两党,已经谁都代表不了中间派。他敢赌,因为他知道特朗普也在赌。两人押的是同一张桌子,但下注方向全反。 这场对赌还没完,奥巴马也出来加了一把火。他在一次演讲中罕见点名批评特朗普的国际开发署政策,说这是在拆美国的软实力根基。这就好像,一张正在下锅的鱼被前任厨子拦下,说你这样不加香料就是浪费食材。 整个局势像一锅乱炖,众议院还没投票,美国就已经呈现出“预热内战”的氛围。 站在更远的角度看,“大而美”法案并不是为了改革,而是为了维稳。特朗普知道,下一场大选,他必须靠铁杆选民撑起来。而这些选民不关心气候变化,不关心电动车,不关心医保,关心的是有没有人能替他们报仇。这份法案,就是他的复仇起点。 但问题来了,复仇者联盟里出了叛徒。马斯克这次不是虚晃一枪,而是真打。他清楚,这一刀切下去,不只是特斯拉受影响,整个新能源产业链都要跟着哆嗦,自动驾驶、电池、光伏、风电,一个个都会被挤出局。他要的是国家战略支持,特朗普要的是刀刀见血的预算平衡,两人理念从源头就分裂。 有意思的是,这场撕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派”对“保守派”,而是“财阀”对“总统”,是“硅谷”对“华盛顿”,是“后全球化资本”对“再工业化民族主义”。马斯克和特朗普,一个代表技术,一个代表政权,这次是真的火拼了。 结局会怎样?如果“大而美”真的在众议院过了,马斯克不可能束手就擒。他创党是早晚的事,问题只是这个“美国党”能不能趁势吸纳足够多的弃票者,成为第三势力。如果能,这场政治重构就不只是嘴炮而已了。 而特朗普那边,假如压不住马斯克,还会掏出更多狠招。驱逐出境不过是开胃菜,后面可能会有更直接的资本限制、调查审查,甚至切断联邦项目资金。这些他不是没干过,上一轮针对TikTok就是样板。 问题在于,撕裂式的治理,能换来多大的稳定?在一个连议员都用“一票之差”过法案的国家里,下一场震荡,可能比你想象得更快。

0 阅读:8

猜你喜欢

春风拂柳画中行

春风拂柳画中行

春风拂柳画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