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天家教辛劳,换不回一句诚信​​

琪琪又饿了 2025-07-05 10:19:05

去年夏天,家境并不宽裕的小郑,为了替父母分担,通过中介接下了一份家教工作——为陈女士(化名)的女儿补习数学。时薪100元,按实结算,这份收入对她而言至关重要。

初次踏进陈女士位于高档小区的家,宽敞客厅里摆放着锃亮的进口钢琴,女儿房间里各类崭新的辅导书堆得老高。这奢华的景象让小郑心头一松,暗自琢磨:“能负担家教的家庭,总该不会克扣我这辛苦钱吧?”

然而,接下来的41天,才是硬仗。酷暑难耐,小郑日日顶着烈日,辗转两小时公交车往返。每次登门,她都带着自己精心整理的教案和习题,一丝不苟地讲解,从基础概念啃到难题大题,连孩子喝口水都盯着时间,生怕耽误一丝进展。有次孩子说练习册不够用,小郑二话没说,自掏腰包200多元买了两本新书,只为效果更好。

结课那天,女儿感激地抱住她说:“谢谢老师!”陈女士也笑容满面地递上一杯水:“小郑老师辛苦啦,工资下周就转你哦。”这句承诺,在当时听起来是那么自然。

可这“下周”,却成了一道看不见的深渊。起初,陈女士推脱“孩子开学学费紧,再等半个月”。同为家长的小郑心一软,选择了理解与信任。然而,半个月过去,消息石沉大海,电话无人接听,只剩冰冷的沉默。当她再次尝试联系,惊愕地发现微信已被拉黑,电话更提示“已停机”。

求助无门的小郑急疯了,她甚至蹲守在那熟悉的高档小区楼下,委屈和无助化作泪水涌出——三千多元的辛苦钱,那可是她无数次奔波和心血的结晶啊!最终,走投无路的她,只能选择报警。

民警根据线索找上门,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任凭怎么敲门,屋内静悄悄毫无回应。从邻居口中才得知真相——这家人,早已人去楼空,去向成谜。

小郑的心彻底凉透。她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社会的残酷面。“他们不是没钱,”她哽咽着,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们就是不想给……我付出百分百的真心辅导孩子,他们怎么能这样辜负我?”那份辛苦建立起来的信任,连同应得的报酬,就这样随着那扇紧闭的门扉,一同消失了。

0 阅读:0
琪琪又饿了

琪琪又饿了

世界各地的美食是一本开放的书,我愿意仔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