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与美国的关税谈判达成了!尽管我们中国一再警告别国不得出卖中国利益,但是越南根本就没有听进去,直接出卖中国利益换取了美国的关税好处! 越南此次与美国达成的协议,核心条款耐人寻味。根据美方披露,越南对美商品全面实施零关税,而美国对越南输美商品征收20%关税,对经越南转口的第三国商品(主要针对中国)则加征40%关税。这种“不对等”的安排,本质上是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杠杆重构全球供应链的一次尝试。越南为了避免美国原计划的46%关税,选择在关税问题上让步,却在无形中成为美国对华战略施压的棋子。 中国的反制措施迅速而精准。商务部第一时间启动对美越协议的评估,并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手段达成交易”。具体措施包括暂停向越南出口电子级多晶硅、稀土分离剂等关键材料,直击其制造业转型命门;同时通过RCEP强化与泰国、马来西亚的原产地规则协同,开辟“中-泰-马”新中转通道,降低对越南供应链的依赖。这种“法律+技术+供应链”的组合拳,既彰显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也展现了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战略智慧。 越南的选择看似“精明”,实则暗藏风险。尽管20%的关税低于预期,但协议要求越南允许美国海关实地核查生产线,并确保“越南制造”商品本地增值率超30%,这对依赖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越南制造业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更重要的是,越南为换取关税减免而承诺的“完全开放市场”,可能导致美国商品大规模涌入,挤压本土产业生存空间。有越南学者坦言,这种“以市场换关税”的策略,短期内虽能缓解压力,长期却可能让越南陷入“依附型经济”的困境。 国际社会的反应同样值得玩味。美国试图将美越协议作为模板,迫使其他国家效仿,但其单边霸凌做法已引发广泛不满。中国通过WTO起诉美国“单边转运壁垒”,并联合东盟国家推进自贸区3.0版谈判,在规则层面构建反制体系。而越南的“妥协”在东盟内部也引发连锁反应——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正加速与中国的供应链对接,以规避美国关税风险。这种分化与重组,本质上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缩影。 从战略层面看,美越协议的达成暴露了美国在对华竞争中的焦虑。面对中国在科技、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崛起,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割裂全球产业链,但其“长臂管辖”的做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促使更多国家寻求与中国深化合作。越南的例子证明,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任何试图“选边站队”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越南跟美国签了贸易协定,我看对中国乃至整个RCPE国家的影响都很大,美国的国产品
【11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