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刚到手,AI就封杀?德国刚拿到中国稀土出口通行证,德国官方就要求苹果和谷歌公司的应用商店下架DeepSeek,也就是说反手就对中国AI应用下达封杀令——这算什么公平竞争?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这几年,中国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对稀土出口进行了严格管控,建立了全流程追溯系统,防止稀土被转卖给美国等国家用于军事用途。 这一管控,可把德国车企急坏了。大众、宝马这些汽车巨头,生产电动车和高端零部件都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要是拿不到稀土,生产线就得停工,成千上万的工人就得失业。 2025年4月底,中国终于松了口,给德国车企发放了稀土出口许可证。大众公司第一个拿到许可证,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宣布稀土供应稳定,生产线可以正常运转了。 其他欧洲车企也跟着松了一口气,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的人说,中方许可证发放速度从25%提升到了60%,总算是避免了一场大规模停产危机。可以说,中国这是在关键时刻拉了德国一把,给了他们一根“救命稻草”。 她说DeepSeek把用户数据传回中国,违反了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这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中国外交部早就明确表态,中国政府从来不会要求企业违法采集或存储数据。南开大学的专家也说了,AI大模型一般只是通过用户提供的数据来分析结果,并不会跨境传输数据。 再说了,DeepSeek在欧洲没有分支机构,所有数据处理都在本地服务器进行,根本不存在数据传回中国的问题。德国这明摆着是找借口打压中国科技企业。 更可气的是,德国这招“过河拆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6年,中国企业想收购德国爱思强公司和库卡机器人公司,德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拒绝。 2025年5月,德国新总理默茨刚上台,就炒作“对华去风险化”,说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边吃着中国的稀土,那边却想着怎么限制中国。 德国这事儿不是孤立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欧盟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双重标准”。同样是AI应用,美国的ChatGPT、谷歌的Gemini在欧洲大行其道,从来没听说被下架。可中国的DeepSeek、华为的AI产品,却三天两头被调查、被封杀。 意大利在2025年1月就以“数据收集不透明”为由下架了DeepSeek,韩国也跟着要求DeepSeek整改。荷兰更绝,直接禁止政府使用DeepSeek。 这些国家打着“数据保护”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搞技术保护主义。他们害怕中国的AI技术超过自己,就用各种借口把中国企业挡在门外。 欧盟对美国科技巨头却格外宽容。微软投资OpenAI130亿美元,几乎控制了这家公司,欧盟只是象征性地调查了一下就不了了之。英伟达在欧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法国要对它提起反垄断诉讼,可到现在也没下文。 德国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中德关系,也损害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中国的稀土出口不是“慈善施舍”,而是基于公平互利的原则。如果德国一边享受中国的稀土,一边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那中国也不会坐视不管。 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如果德国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完全可以调整稀土出口政策,让德国尝尝“断供”的滋味。到时候,德国的汽车产业、电子产业都得遭殃。 中国愿意和各国在科技领域合作,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德国这种“吃相难看”的做法,只会让自己失去信誉,也会让中德合作的道路越走越窄。希望德国能悬崖勒马,回到公平竞争的轨道上来,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光是恢复供应还不够,美国点名要一种稀土产品,要中方必须满足!彭博社爆料,美国财长
【16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