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国齐捅刀,特朗普紧急发声,日本前首相:中日韩团结的时刻到了。 7月9日是美

文史充点站 2025-07-04 14:43:50

29国齐捅刀,特朗普紧急发声,日本前首相:中日韩团结的时刻到了。 7月9日是美国“对等关税”豁免期的最后期限,但特朗普政府迎来的不是各国妥协的消息,而是盟友们的集体抵制。 韩国总统李在明公开表示谈判进展艰难,日本首相石破茂直接回击加税威胁,欧盟27国更是统一表态无法在截止日前达成协议。 三大盟友共29国同时采取强硬立场,迫使特朗普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紧急宣布:“最快今天开始向贸易伙伴发送关税通知。” 这场全球贸易博弈的戏剧性变化,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严重误判,美国原本以为凭借经济霸权能让各国接受“美国优先”的规则,但现实却截然相反。 更引人关注的是,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北京的世界和平论坛上呼吁:“中日韩必须团结起来应对美国。”这一表态让本就复杂的全球贸易局势再添变数。 韩国成为第一个公开表达不满的美国盟友,7月3日,韩国总统李在明直言谈判进展不顺,并强调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这一表态直接挑战了美国的施压策略。韩国对美出口的70%已享受近乎零关税,但美国仍在半导体出口管制等问题上施压,导致首尔的不满情绪持续升温。 日本的回应更加直接,面对特朗普威胁将汽车关税从24%提高到35%,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加税无助于美国经济。 日美谈判的核心矛盾集中在汽车和农产品领域,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大米市场,同时提高对日本汽车的关税,但这两大产业恰恰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日本经济大臣赤泽亮一周内第八次飞往华盛顿试图挽救谈判,但双方仍未达成共识。 欧盟27国的立场最为强硬,7月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无法在7月9日前达成最终协议,欧盟内部虽存在分歧,但面对美国可能将关税提高至50%的威胁,欧洲各国选择一致对外,欧盟甚至准备了高达950亿欧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目标直指美国的关键出口产品。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北京的发言引发广泛关注,他提出两个核心观点:无论谁担任美国总统,美国的霸权逻辑不会改变;日本必须联合中韩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这一表态反映了亚洲国家面对美国压力的共同焦虑,RCEP的生效让中日韩贸易依存度持续上升,但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和科技封锁拆散这一经济联盟。 特朗普在7月4日的表态暴露了美国的困境,他声称将直接向贸易伙伴发送关税通知,但这一做法既缺乏法律依据,也可能引发更强烈的反弹,美国商务部计划在7月9日前仅与少数国家达成协议,其余国家要么延期谈判,要么面临单边加税。 但美国联邦法院此前已裁定部分关税政策越权,法律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保持了战略定力,5月的中美日内瓦会谈后,双方同意取消大部分加征关税,为经贸关系留下回旋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俄罗斯等经济体的合作持续深化,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12%,中俄贸易额飙升30%,韩国三星等企业也加大在华投资,美国的关税施压反而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 这场关税争端揭示了美国霸权的局限性,从韩国的“向东看”到日本的“联合中韩”呼吁,再到欧盟的强硬反制,全球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 德国《明镜》周刊评论称:“特朗普的关税武器最终损害的是美国自身的领导力。”对于普通观察者而言,这场博弈的最大启示或许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单边施压注定难以奏效。 信息来源:腾讯财经 高瑞东 赵格格:关税大限将至,特朗普如何抉择?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