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曾直言不讳地表示:“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名义上从中国划出去,实

文栋说明星 2025-07-04 14:17:27

1964年,毛主席曾直言不讳地表示:“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名义上从中国划出去,实际上就是受苏联控制,一百多年以前,把贝加尔湖以东,包括伯力、海参崴、勘察加半岛都划过去了,我们还没有跟他们算这个账!” 沙俄以前仗着拳头硬,逼着清朝签了不少吃亏的条约,把咱们中国北边老大一片地方给划拉走了。 这些地方,像贝加尔湖东边、伯力、海参崴还有勘察加半岛,就这么没了。 新中国成立那会儿,跟苏联关系好得穿一条裤子,这些陈年旧账也就先放着没提。 可是好景不长,1956年苏共开了个二十大,两边关系急转直下,这旧账本子就不得不翻开了。 1963年,咱们中国正式跟苏联提出来,要解决这些历史上签的不平等条约问题。 这就像拉开了架势,准备打一场不用枪炮的仗。转过年来1964年初,两边代表坐在了北京的谈判桌前。开头谈得还挺顺,东段边界上的一些疙瘩,眼瞅着就要解开了。 在北戴河那会儿,气氛挺轻松,大伙儿都觉得这事能谈成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可谁也没想到,这表面平静底下埋着个大雷——苏联死活不认那些老条约是“不平等”的。 对咱们中国来说,让对方承认条约不平等,这是国家尊严的底线,一点都不能含糊。 可对苏联那边来说,要是认了这个“不平等”,就等于自己打脸,否认了历史,他们在远东那块地方管事的合法性都得跟着动摇。两边顶上了牛,谈判一下子就卡壳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毛主席出手了。7月10号那天,他见了几个日本社会党的人。 聊天的时候,他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名义上是从中国划出去的,实际上就是受苏联控制。 一百多年前,把贝加尔湖以东,包括伯力、海参崴、勘察加半岛都划过去了,我们还没跟他们算这个账呢!”这话听着像唠家常,可实际上跟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大石头一样。 没过三天,日本的大报纸小报都抢着登这个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全世界。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正在北戴河歇着的苏联代表团耳朵里。 后来毛主席自己解释过,赫鲁晓夫那种人,你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就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放这么几炮,让他紧张紧张,就是为了把他逼回谈判桌,让他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谈边界问题。 苏联那边的反应,大伙儿都能猜到——炸毛了。 他们既不愿意承认条约不平等,也不想在全世界看热闹的压力下显得自己怂了。 结果呢,谈判彻底僵住了。赫鲁晓夫最后把之前谈妥的东西也推翻了。这场开头挺有希望的谈判,就这么黄了。 不过,毛主席放的这“空炮”也不是一点用没有。 苏联人顶着压力,还是在东段边界上松了点口,同意把珍宝岛那几个岛划给咱们中国。 这虽然没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但好歹算是掰回了一点,给以后接着谈攒了点本钱。 当时咱们中方谈判的代表李凤林后来也说过,咱们的底线就是要求苏联承认条约不平等,倒不是真要把过去丢的地盘全都要回来。这既守住了国家主权的原则,也说明咱们办事讲究实际。 其实,打从新中国一成立,头等大事就是要废掉那些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白纸黑字写着,要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是新中国对内对外政策的根基,也是把过去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往前数到民国那会儿,咱们就一直憋着劲要废掉这些不平等条约。 北洋政府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废了跟德国、奥匈帝国签的那些不平等条约。 等抗战胜利了,中国又跟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签了新的平等条约。 可惜后来蒋介石又签了些吃亏的条约,像《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到了1950年,毛主席亲自去苏联,重新签了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把旧条约废了。 那会儿苏联在政治、经济、技术上都帮了咱们不少,这段短暂的蜜月期,给刚成立的新中国发展提供了挺重要的外部环境。中苏关系的变化,就跟唱大戏似的,起起落落。 开头好得跟亲兄弟一样,后来闹掰了分道扬镳,最后甚至差点真刀真枪干起来。 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复杂得很。两边想法不一样,各自要维护的利益也冲突,最后关系彻底破裂。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经济合同,把专家全撤走,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过头看这段历史,国家之间打交道,从来就不是简单比谁输谁赢。 说到底,是利益的算计,是策略的较量。毛主席那“空炮”的策略,虽然没能彻底解决问题,但也算是虎口拔牙,给咱们争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在全世界面前亮明了咱们的态度。 这场谈判也提醒我们,历史留下的疙瘩,影响深远。国家之间是合作还是对抗,说到底都是利益在说话。脑子清醒,心里有数,才是硬道理。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及附属文件 《环球时报》对李凤林的专访报道 李凤林在“中俄关系: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实录 相关历史档案及学术研究

0 阅读:0
文栋说明星

文栋说明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