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估值500亿美元,为什么张一鸣宁愿关闭也不愿意卖?因为说白了,TikTok这件事,其实已经和他这个老板,没啥太大关系了,现在的关键在于美国和东大!
美国用户对TikTok的依赖超出想象,平台的影响力也大得让人意外。一款源自东大的应用在美国本土收获高人气,这种现象让美国政府和本地科技巨头都坐不住了。
2020年TikTok估值已经达到500亿美元,这让美国必须表态。
政府公开质疑TikTok会威胁到美国“数据安全”,各种声音开始铺天盖地。
可说是出于数据安全,但美国自己对其他国家的数据一直有小动作,如果真是因为“数据安全”,美国内部早就管控社交软件了。
表面上看起来是担忧数据,背地里更大的压力其实是平台背后的东大公司和巨大的信息传播能力。
TikTok的出现打破了美国媒体和互联网公司对本地用户信息的“垄断”。不同于美国本土的几大社交软件,TikTok背后是东大,这让美国无法像过去那样说控制就控制。
它的算法和传播方式让内容极快流通,无形中动摇了美国在全球舆论上的优势地位,这比所谓的数据问题更敏感。
说到底,美国更在意的是信息流的主导权。多年来,一直是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全球主导信息分发。
突然间,TikTok冒头,平台背后又是美国插不上手的东大企业,这滋味自然不太好受。
美国指责归指责,实际上并没有真凭实据证明TikTok的数据流向有问题。
这种情况下,争端的焦点就从技术安全转向了资本运作。美国科技资本希望用500亿美元来换下TikTok一半的控制权。
他们的目的是让TikTok拿到手里,变成受自己影响的平台,而不是消灭它。
在这轮压力下,张一鸣站到了风口浪尖。他要面对的是国内外的市场压力,还有美国政府不断传递的强硬信号。
表面上是一次商业谈判,背后藏着的是对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巨大威胁。如果这一次妥协,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慢慢东大就失去话语权,TikTok再也不属于自己。
张一鸣很明白,TikTok的命运不仅是公司一场商业决策,更是一场科技企业在国际舞台的生死之战。
美国这边打着商业幌子的算盘,最终目的就是把平台完全掌控,把东大企业挤到边缘。
到了关键时刻,面对谈判的压力,他没有选择让步,而是宁愿让平台关闭,也不让公司成为别人手里的一枚棋子。
在事件中,东大政府虽然保持关注,但大部分时候选择不公开干预。
字节跳动只能独自应对外部的重压,公司背负的不只是一款产品的命运,还有全球上亿用户的未来。各国政府也紧盯着TikTok和字节跳动,看下一步会有什么新动作。
说白了,在全球化竞争下,科技公司不只是靠产品创新,还要面对跨国博弈。东大企业能不能守住阵地,将决定未来信息时代的话语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