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战士李仕亮与日军短兵相接,交战中,他被一名日军连刺两刀,可很快,他竟

靖江的过去 2025-07-04 10:26:41

1939年,战士李仕亮与日军短兵相接,交战中,他被一名日军连刺两刀,可很快,他竟反杀这名日军,冲入敌群,再杀两人! 李仕亮1919年生于陕西绥德。14岁时,他加入儿童团,站岗放哨、传递情报,为革命出力。15岁正式参加红军,跟着刘志丹在陕北打土豪、分田地。后来,他在红25军75师203团3连入了党。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李仕亮所在连队改编成八路军115师688团1营3连。从这一天起,他正式踏上了与日寇殊死较量的战场。 1939年5月,已经升任副排长的李仕亮,带着队伍行军到河南滑县五龙镇。夜里刚扎好营,意外就发生了。 凌晨三点多,哨兵突然开枪示警——100多个日军从县城摸过来了!敌人来得太突然,根本不给准备时间。 李仕亮抓起枪,带着战士们迎敌。这是他第一次和日军拼刺刀。哪怕平时训练再刻苦,真对上寒光闪闪的刺刀,手还是忍不住发抖。 一个日军端着刺刀冲过来,速度快得惊人。李仕亮躲避不及,腹部被划开一道大口子,鲜血瞬间染红了军装。紧接着,第二刀又扎进了他的右衣袖。 剧痛反而激起了李仕亮的狠劲。他怒吼一声,拼尽全力拨开敌人刺刀,一个标准“中刺”,刺刀直直捅进鬼子胸口。这个鬼子当场没了气息。 还没等他喘口气,第二个鬼子又冲上来了。有了第一仗的经验,李仕亮冷静了不少。两个回合下来,他抓住破绽,刺刀狠狠扎进鬼子腹部,鬼子惨叫着倒在地上。 这时的李仕亮浑身是血,但斗志却更旺了。第三个鬼子明显是个老兵,眼神凶狠,出刀刁钻。两人对峙几个回合后,刺刀死死绞在一起,谁也不肯松劲。 关键时刻,李仕亮突然撤枪,反手用枪托砸向鬼子脑袋。鬼子慌忙闪避,还是被枪托砸中脖子。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发现,这个鬼子颈部脉被砸断,当场断了气。 这场战斗,八路军虽然打退了日军,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副营长、连长和一位排长都牺牲了。 而李仕亮腹部伤得最重,肠子都流了出来。卫生员紧急缝了四针,他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恢复。 他以一敌三的事迹很快传遍了部队,连刘伯承师长都听说了。在太行军区英模大会上,刘师长亲手把绣着“杀敌英雄李仕亮”的红旗交给他,还夸他刺刀功夫厉害。 李仕亮的拼刺本事可不是天生的。1937年刚入伍,他就发现八路军刺刀比日军短。为了弥补劣势,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训练。别人练一遍,他练十遍;别人休息了,他还在沙地里摸爬滚打。 他常跟新兵说:“拼刺刀就得快、准、狠!鬼子那套是死规矩,咱们得灵活打!”后来,他总结出“诱敌、突袭、致命”三招,带出的尖刀排让鬼子吃尽苦头。 1942年3月,已经是副连长的李仕亮,接到一个艰巨任务——攻打辽县七里店据点。这个据点是土寨子改建的,地势高、火力猛,之前八路军打了几次都没打下来。 李仕亮带着3个排长,趁着敌人照明弹熄灭的间隙,悄悄摸到离碉堡15米的土坎下。摸清敌人火力部署后,他安排人手封锁碉堡火力,又抽调两个班埋伏在公路边,防止敌人增援。 进攻定在凌晨。李仕亮带头冲锋,13名突击队员剪开铁丝网、扛起云梯就往碉堡冲。敌人火力太猛,8班班长刚爬几步就中弹牺牲。 李仕亮咬牙继续往上爬。爬到顶端,他就往寨子里扔手榴弹。战士们拧开手榴弹盖子,一个接一个递给他。他一口气扔出32颗手榴弹,终于把寨子里的鬼子逼退。 跳进寨子后,双方展开巷战。李仕亮端着刺刀左冲右突。最终,这场战斗八路军歼敌40多人,俘虏7人,还缴获30多支枪、10多箱弹药。 1943年春天,日军总到村子里烧杀抢掠,严重影响春耕。已经升任连长的李仕亮决定教训他们。 得知8个伪军出了炮楼,他带着一个班设伏,当场打死4个、俘虏2个,故意放走2个。 这其实是李仕亮设的计。他让战士用日军罐头瓶剪成五角星粘帽子上,用红布做领章,再穿上缴获的军装,扮成日本兵。还在日语翻译指导下反复彩排。 果然,第二天日军50多人来报复,埋伏在曹厅沟。李仕亮早有准备,带着40多人在对面山坡埋伏。他扮成日军少佐,带着“日本兵”走下山。 翻译用日语喊:“让你们队长过来!”日军毫无防备。等鬼子队长走近,李仕亮抬手一枪击毙对方,身后战士们同时开火,当场打死打伤30多个日军,剩下的抱头鼠窜。 整个抗战期间,李仕亮打了60多场仗,亲手干掉100多个日伪军,身上留下9处伤疤。最严重那次,头部被弹片击中。医生说弹片离脑干太近,手术风险太大。他却笑着说:“留着吧,就当鬼子送我的‘纪念’。” 建国后,他被评为一等残疾军人,但坚持降为二等甲级:“国家要建设,我不能光吃国家的。” 1960年,他到西安体育学院当支部书记,经常拄着拐杖给学生讲战斗故事,把战场上的拼劲传给下一代。 2016年,97岁的李仕亮离世。临终前,他望着墙上的红旗,虚弱地说:“要是鬼子再来,我还能接着打……” 这位从陕北走出来的战士,用一生诠释了中国军人的担当,他的故事,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0 阅读:130

评论列表

彦轩

彦轩

3
2025-07-04 12:30

致敬英雄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