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广西桂林,一事业单位招聘人选,某考生笔试考了199.5分,面试拿了84

侃文的柯静 2025-07-03 16:23:36

7月1日,广西桂林,一事业单位招聘人选,某考生笔试考了199.5分,面试拿了84.3分,总分排名第一,眼瞅着就要端上事业单位的饭碗了。万万没想到,在公示期间,网友曝出了他竟然是被华中农业大学公开通报的虐猫学生!平乐县人事局工作人员称会进一步调查核实,可就过了一天,通报结果出来了,网友直呼大快人心!   (信源:央广网——虐猫考生苏某某被取消事业单位招聘资格)   苏某以岗位第一的绝对优势,一只脚已经踏进了体制的大门。谁知,就在录用公示的最后几天,一份半年前的“道德污点”浮出水面,彻底改写了结局。他最终被一纸通报取消了资格,而网络上为这个决定叫好的声音,几乎汇成了一片海洋。   这份足以毁灭一个高分考生前程的“污点”,源自2024年秋冬的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当时,校内流浪猫接连离奇死亡,口吐白沫的惨状引起了学生们的愤怒和不安。   调查结果令人心寒:投毒者正是该校学生苏某。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在两个月内,将人用药物碾碎后系统性地投喂给猫。当被问及动机,他只轻描淡写地解释“被猫吵得睡不着”。   更进一步的爆料显示,他甚至还在朋友圈进行炫耀他的行为,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为此,学校在去年12月给予他严重警告处分,这份记录被永久存入个人档案。   这份校园档案里的烙印,在半年后才真正引爆舆论。2025年6月,广西桂林市的一份事业单位的名单中,苏某的名字赫然在列,他报考的是直面群众的平乐县同安镇便民服务中心岗位。   很快,有网友将这份名单与华中农大的处分通报联系起来,质疑其录用资格。从网友爆料到官方介入调查,再到最终通报,前后不过三天。当地人社局确认,名单上的苏某某,就是那个虐猫的学生。   那么,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在公职人员的选拔中究竟有多重要?他的成绩无疑是过硬的,但是品德更加重要。平乐县的招聘公告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在接到举报后,考察组专程前往华中农大核实情况,证实了虐猫事件与处分记录的真实性。   这一核实,也让争论的焦点变得清晰。超过八成的网友支持取消其资格,他们的逻辑非常朴素:一个能对弱小动物施展持续、冷酷暴行的人,如何能指望他真心服务基层群众?   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具体的、琐碎的甚至棘手的民生问题,需要的是耐心、同理心和最基本的悲悯。一个心理上缺乏对生命基本尊重的人,其潜在的风险不言而喻。   有观点认为应宽容年轻人的错误,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然而,公共服务领域不是道德试验场,个人的改过和社会接纳其为公职人员是不同问题。   将苏某某的行为与生存活动相提并论,是概念混淆。后者是生存需求,而前者是恶意宣泄,行为本身就是目的,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值得肯定的是,平乐县人社局的处理方式,在汹涌的民意和严谨的程序之间找到了平衡。他们未受舆论影响,迅速展开调查,并根据招聘公告中关于“良好道德品行”的规定,决定取消资格。此举既回应了公众关切,又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被评论员誉为“智慧填补制度空白”。   说到底,当苏某某将药粉投向那些无辜的生命时,他不仅在自己的校园档案上,更在人生的品德答卷上,写下了不及格的成绩。   这份成绩,远比任何考卷分数都更具分量,也更长久。公共服务的大门,需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瑕的圣人,但它必须向那些怀有基本良知与温度的普通人敞开。   体制拒绝一个高分考生,不等于社会彻底抛弃一个犯错的年轻人。苏某某当然有权利重新开始,但修复被自己亲手打碎的信任,这条路注定漫长。   而社会需要思考的是,除了关上这扇门,我们还能提供怎样的引导和矫正,才能让犯错者真正理解“改过自新”的重量,而不只是将其视为一次“倒霉”的求职失败。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