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女子刚准备上网约车,门把手就断了,对方要求赔300元。最后民警来了,女子只赔了158元。女子发视频吐槽,发现有人评论称司机是他们群里的,回去还炫耀该女子是“富豪”,且门把手当天就为他赚了500元钱。 据齐鲁壹点7月2日报道,郑女士见天气炎热,便在家中预约网约车,收拾好东西后下楼等候。看到自己预约的车缓缓驶来,郑女士赶紧跑上前,准备拉开后车门坐进后排。 结果手刚碰到车门,门把手就折断了。这时,司机也听到异响,赶忙询问郑女士怎么回事。 郑女士诚恳地说:“你的门把手怎么回事?刚一碰就断了。”对方一脸惊讶,语气很不高兴:“我的门把手好好的,你怎么就给拉断了?必须赔我300元!” 郑女士觉得不对劲,自己乘车多次,从未发生过这种情况,怀疑其中有蹊跷,于是立即报警。 民警赶到后,查看了损坏的门把手,询问郑女士最多能接受多少赔偿。这时,郑女士的姐姐也赶来了。 为了息事宁人,不耽误后续行程,姐姐替妹妹表示最多赔偿100多元。最后,双方以158元达成赔偿协议。赔偿完毕后,双方各自离开。 虽然赔偿金额不多,但郑女士心里十分憋屈,自己还没坐上车,车门就断了,还要赔钱。她将此事拍成视频发布到网上,倾诉自己的糟心事。 没想到,她无意中发现有人评论:“这女的是‘富豪’,居然赔了钱!这人是我们群里的,经常用门把手骗顾客。他回去还说这女的是‘富豪’,当天光靠门把手就赚了500元。” 郑女士这才确认自己的怀疑没错,只是当时没有证据。司机的手段看似“严丝合缝”,自己没能察觉异常,才上当受骗。不过,郑女士不想再为此事纠缠,觉得158元花了就花了。 但她重新发布视频,揭露司机故意为之的真相,提醒大家遇到该司机时一定要报警,并保留证据 。她也希望大家遇到类似情况时提高警惕,尽量找出门把手损坏的证据。 网友对此看法不一,有人建议:“拿着这些证据再次报警,这明显是诈骗,应该拘留对方!” 也有人认为:“为了158元没必要折腾,发视频曝光他,让他不能再做坏事,也能提醒其他人,这样就够了。” 一、如果是车辆本身质量问题导致门把手断裂,乘客需要赔偿吗? 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是车辆门把手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比如材质脆弱、安装不牢固 ,乘客正常开门导致断裂,乘客无过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应由车辆所有者或管理者,也就是网约车司机负责维修或更换。 二、司机故意设套,用损坏后粘好的门把手让乘客赔偿,是否构成诈骗? 这种行为涉嫌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司机故意隐瞒门把手已损坏且用胶水粘好的真相,让乘客以为是自己拉断的而要求赔偿,符合诈骗的构成要件。 虽然158元可能未达到诈骗罪中“数额较大”的标准(各地标准不同,一般3000元以上),但其行为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三、乘客遇到此类情况,直接赔偿而未保留证据,后续发现被坑该如何维权? 即便当时未保留证据,乘客发现被骗后仍可尝试维权。可以先向网约车平台反映情况,提供自己能回忆起的细节,如事发时间、地点、车牌号等信息,平台有责任协助调查。 同时可报案,民警会根据调查情况判断是否属于诈骗行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如果能找到其他曾遭遇类似情况的受害者,形成系列线索,有助于案件调查和自身维权。 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遇到此类情况,公民有权寻求公权力机关的帮助 。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齐鲁壹点2025年7月2日报道。
温州,女子刚准备上网约车,门把手就断了,对方要求赔300元。最后民警来了,女子只
代码诗人
2025-07-03 11:37:54
0
阅读:161
苍龙易诲
警察根本不会管谁的过错,只想把事结束,其实如果一个地区连续接到多个相似报警我不信他们能毫无所知,只不过不想处理,嫌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