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年,霍光被灭族,皇后霍成君抱着汉宣帝的腿哀求说:“陛下就看在父亲的面子上,饶母亲和霍家子孙一条命吧。”汉宣帝勃然大怒说:“毒杀平君和谋害太子时,你们可曾想饶过他们。”说罢,拂袖而去。 曾经的霍光,那可是汉武帝亲自托付的“定国安邦”之人,一生小心谨慎,二十多年如履薄冰,几乎没犯过什么大错。最开始,霍光其实没什么背景,靠着哥哥霍去病的提携,一步步进了长安宫廷。初时只做了个小官,后来才凭着自己的沉稳,成了汉武帝的心腹。皇帝临终把八岁的太子托付给他,这在西汉历史上,简直是对大臣最大的信任。 后来的霍光,掌大权、封博陆侯、加九卿、居百官之上,威望甚至超过很多皇族。但他这个人,始终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事事谨慎,自己不逾矩。说实话,要不是家里后人不争气,霍光的后半生本可以善终。可惜霍家太顺风顺水了,家族成员一个个走向朝堂,亲戚朋友都做了高官,权势大得让人害怕。权大、财多,难免心浮气躁,霍光虽有能力,却没管好子孙。很多时候,就是在“得意”中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按理说,这样的大臣,皇帝该百般依赖。可惜中国几千年历史,不乏功高震主之人,走到最后都难逃一个“兔死狗烹”。尤其霍光辞世后,汉宣帝心中的顾忌和积怨再也不用掩饰。那些年霍家在朝堂上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等到“老霍”一死,皇帝一声令下,霍家就成了众矢之的。可以说,霍家的倒台,既是天意,也是人事。 汉宣帝是不是太无情?但从国家层面想,这样的抉择其实并不稀奇。皇权稳固,历来是古代最重要的事。功臣如果过分强大,必然影响君主威信。霍家在未央宫里风光了十几年,旁观者看着都胆战心惊。说句实话,要是不收拾霍家,难保以后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霍家”。 其实要说霍家最致命的疏漏,还在于自家人不检点。霍光的夫人霍显,算得上西汉历史上手腕最狠的女人之一。她为了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做皇后,真是拼了命。皇帝原配许平君,是宣帝在民间时的结发妻子,感情很深。可霍家想把持后宫,就借着许平君产子坐月子的机会,买通女医,在补汤里下了毒。 许平君喝下那碗药,没多久就一命呜呼。宫中哗然,但那会儿霍光还在,没人敢深查。汉宣帝虽心里有数,但权势在霍家手里,也只能暂时隐忍。霍成君顺势成了皇后,这个位置看起来很风光,实则暗藏杀机。后宫一旦卷进权力斗争,皇后未必真的高枕无忧,反而是危险的开始。 这事儿其实也是霍家悲剧的拐点。毕竟皇帝是人不是神,对爱人的死一直耿耿于怀。再加上后来霍家又试图毒害太子,也就是未来的汉元帝。幸好有心细的宫人察觉,这才避免了惨剧。可以说,霍家这一系列的“昏招”,不仅让皇帝心里寒了,更让整个朝堂的人都明白,霍氏权势已经成为朝廷隐患。 霍家被灭族,其实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权力膨胀带来的自信膨胀,家族成员谁都觉得“老霍家”天生就该高高在上。二是内部缺乏清醒的自省,没人及时踩刹车,反而争权夺利愈演愈烈。细品,那些权贵家族,最容易败在自家女人、孩子身上。霍显为了女儿,甚至可以对皇后下毒,这种“无底线”的争斗,终究要出大事。 就拿霍禹、霍云这些男丁来说,仗着老爹的名声和权势,在外面胡作非为,跟大臣结党营私、干预军政,连宣帝都多次下诏敲打,可惜都当成耳旁风。越是有人规劝,越是不收敛。最后风声鹤唳,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有人说,霍家败得太惨,几乎没有一个人善终。其实这场风暴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没什么好结果。霍光去世时,汉宣帝亲自参加葬礼,表面上十分恭敬,还加以厚葬、追谥“宣成”。可等到丧礼过后,局势立刻变了。宣帝先从削权下手,把霍家的兵权、官职一步步拿走,用自家亲信慢慢取代。霍禹、霍云这帮人,心里不是没数,但已经回天乏术。 事情的转折点,还得提霍显再一次“出手”,这次是打算毒死太子刘奭。事情败露后,霍家人心惶惶。最让人无奈的是,霍成君夹在中间,既是霍显的女儿,也是皇帝的妻子,她想两边都好,结果谁都不买账。她跪着抱住汉宣帝的腿,说了那句“就看在父亲的面子上,饶母亲和霍家子孙一条命吧。”听着确实让人心酸,但转念一想,许平君、太子当初命悬一线时,霍家人又何曾心软? 汉宣帝一句“你们可曾想饶过他们”,算是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这就是古代宫廷最真实的写照,权力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等霍家彻底失势后,满门抄斩、女眷发配,霍成君也被废黜,发配到冷宫,最后自杀身亡。 这是不是太绝情?可历史就是如此。国家江山需要安稳,家族利益再大也敌不过天下大局。哪怕你有过功劳,一旦威胁到皇权,也只有一个结局。西汉以后的朝代里,外戚之祸、权臣之乱几乎成了规律,谁也不能例外。 有意思的是,汉宣帝后来还是把霍光排进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杀了霍家人,却没有忘记霍光的功劳。对功臣公正评价,对家族问题绝不姑息,这其实也反映出古代帝王处世的复杂与无奈。手软就守不住江山,心软则容易酿成祸患。
公元前66年,霍光被灭族,皇后霍成君抱着汉宣帝的腿哀求说:“陛下就看在父亲的面子
浅酌清酒念情长
2025-07-02 21:47: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