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怒了:中方盾构机迟迟不到位,让铁路隧道无法如期完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

爱心扯体育 2025-07-02 21:01:23

印度媒体怒了:中方盾构机迟迟不到位,让铁路隧道无法如期完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印度媒体又开火了。他们指责中国“卡住”了三台盾构机,导致印度那个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高铁项目眼看又要延期。说得好像中国故意不给设备,耽误了他们的“世纪工程”。 但真要说清楚这事,到底是谁的问题,恐怕就不是印度媒体嘴里的那么简单了。 事情其实很明确:这三台盾构机,是德国牌子的,但在中国广州制造,本来是用来修印度首条高铁里的海底隧道段的。结果设备早就造好了,却被“卡”在广州港口快九个月没发出去。 印度媒体把这锅甩给中方,说是中国耍手段、不让发货。但这话只听一半,就真容易被带节奏了。 咱们就把这个事从头到尾捋一遍,看看背后的猫腻到底是谁干的。 先说说设备本身,这三台盾构机不是一般玩具,个头大、技术含量高,是德国海瑞克公司设计的顶尖产品。 按理说德国能自己生产,但因为这次项目涉及的是海底隧道,施工难度太高,要穿过湿地、城市区,还要下潜到114米深的海底,所以他们干脆把制造外包给广州的中方工厂来做。 项目背景也不小,是印度花了百亿美元搞的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印度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其中有一段21公里的海底隧道,是全线的重头戏。这三台盾构机就是用来打通这个关键工程的。 原计划是2024年10月前交付使用,但到现在设备还在中国港口没动,项目也因此被按下暂停键。 听印度媒体的口气,好像中国无缘无故就把盾构机扣下了,搞得像是“政治打压”,但实际情况不同。 第一,印度没付款。 按照合同规定,在设备发货之前,印度国家高铁公司得先付清30%的尾款,大约1.2亿美元。可问题来了,印度前期确实付了首付款,但到了尾款阶段就开始各种借口,说什么流程复杂、审计要重做等等,总之就是不付钱。 德国公司也不是傻子,直接说了:“不见尾款,不发货。”你想白嫖?没门。 第二,中国出台了新规。 事情还没完,2024年11月,中国出台了新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像稀土永磁电机这类敏感技术,就必须走出口审批流程。而偏偏这三台盾构机的核心部件就用到了这些材料。 这意味着,哪怕你机器已经造好了,只要涉及敏感部件,想出海,那就得提交一堆材料,比如最终用途说明、技术用户证明,等审核通过了才能出港。 问题又来了,印度既不补尾款,也不配合提交材料。你说这事能不卡住吗? 有人可能要问:印度不是大国吗,怎么连付款这事都这么拖拖拉拉?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了。熟悉国际贸易的人都知道,印度企业“拖款成性”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很多中国商人,尤其是在深圳华强北、义乌这类外贸重地,都吃过亏。有的印度客户先订货,再付少量定金,货一到就“消失”,要么赖账要么直接拍卖抵债,搞得中企损失惨重。 这次高铁项目也是一样的路数:想拿设备,不想付全款,还想用政治压力倒逼你发货。这种玩法说白了就是“空手套白狼”。可惜这次遇到的不是好骗的,德国厂商和中方都立住了规矩,不付款就是不发货。 面对设备迟迟拿不到手的局面,印度国内舆论没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掀起了一波“舆论战”。媒体纷纷说中国“故意刁难”、“破坏中印关系”、“阻碍印度发展”……听着就挺委屈,但他们却闭口不谈付款、合同、审查流程这些硬核事实。 甚至印度铁道部还试图让外交部介入,召见中国驻印大使,希望靠政治施压解决商业问题。中方也很明确:你把合同履行完、手续交齐,设备就可以放行。不然我们也不能违反自己国家的法律。 问题是,印度这一边既想享受德国技术、想用中国制造,又不想按规矩付款,还想靠舆论搞压力,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其实这三台盾构机卡住,并不是印度高铁工程的唯一难题。整个项目从启动那天起就已经“问题缠身”。 比如,征地一直进展缓慢,沿线不少地区的居民抗议不断;再比如技术标准中日不统一,沟通成本极高;还有多次工程延期,从最初预计2022年通车,现在可能连2030年都悬。 这次盾构机不能按时发货,又成了第十次延期的导火索。而负责技术监督的日本新干线公司也开始发火,多次写信警告:年底之前再拿不到设备,那就要重新评估投资安全了。 说白了,不只是中方着急,连出钱出技术的日本也开始不耐烦了。 印度媒体在喊话的时候也放过狠话,说什么“以后要国产化”,要摆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 但问题来了,盾构机这种高端设备不是你说造就能造的。不仅需要核心技术、材料工艺,还有长期积累的工业体系支持。现在全球能造这种海底高压盾构机的厂商屈指可数,除了德国,就是中国几家大型国企。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爱心扯体育

爱心扯体育

爱心扯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