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能忍?”男子290元拍下2900元的冰柜,老板称标错价格,只发出一个小包裹

鱼星语聊社会 2025-07-02 19:13:04

“这谁能忍?”男子290元拍下2900元的冰柜,老板称标错价格,只发出一个小包裹,不料男子打开一看,却瞬间感觉受到了侮辱,他当即决定维权到底!   据大象新闻6月30日的报道,浙江台州的张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熬夜蹲守直播间抢到的“超值冰柜”,最终竟变成了一个巴掌大的塑料菜夹子——更让他怒火中烧的是,卖家那句轻飘飘的“发的是柜子上佩戴的菜夹子”,仿佛把他当成了可以随意戏耍的傻子。

那是个普通的夜晚,张先生刷到某直播间时,屏幕里的主播正扯着嗓子造势:“原价2900元的冰柜!今天为了冲销量,直接砍到290元!就3单!手慢无啊家人们!”

闪烁的倒计时里,张先生眼疾手快按下了下单键,看着订单成功的提示,他兴奋地跟家人炫耀:“捡着大漏了!这冰柜放阳台存饮料,夏天得多舒服!” 接下来的几天,张先生每天都盯着物流信息。

可当他看到包裹重量仅0.3公斤时,心里开始犯嘀咕:“就算是迷你冰柜,也不该这么轻吧?”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还是早早等在快递点。直到快递员递来一个手掌大小的纸盒,他的手都跟着抖了——这跟他想象中庞然大物般的冰柜,差了十万八千里。

拆开包裹的刹那,张先生彻底懵了:盒里静静躺着一个塑料菜夹子,灰扑扑的,跟直播间里锃亮的冰柜完全不沾边。

他立刻联系卖家,对方先是支支吾吾:“价格标错了,没法发冰柜,退你差价行不?” 张先生咬着牙拒绝:“我要的是冰柜,不是差价!”

没想到卖家话锋一转,理直气壮起来:“我们标题里没写‘冰柜本体’啊,发的是‘柜子上佩戴的菜夹子’,怎么会讽刺你呢?” 这话像把火,瞬间点燃了张先生的怒火。

“明知道消费者想买冰柜,故意用文字游戏糊弄人,这不是欺负人吗?” 他越想越气,录下菜夹子的视频,连同一大串聊天记录、直播录屏,一股脑提交给平台投诉,还打了市场监管部门的电话:“钱不多,但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的评论炸了锅: 有人截图直播间画面,发现主播全程举着冰柜展示,嘴里喊的也是“冰柜秒杀”,却在文字描述里玩起了“擦边球”。

有人调侃:“照这逻辑,下次买汽车,商家是不是该发个汽车模型?买冰箱发冰箱贴?”; 还有法律博主分析:“商家标错价属于重大误解,但以‘菜夹子’恶意履行,已涉嫌欺诈,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

更让张先生暖心的是,不少网友分享了类似经历:有人抢“9.9元连衣裙”,收货是块抹布;有人买“品牌手机”,到手是个手机壳……这些“文字陷阱”,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张先生没打算放过这件事。他把直播录屏逐帧翻看,发现主播在介绍时,多次强调“冰柜容量”“制冷效果”,从未提过“菜夹子”;他还留存了包裹上的物流信息、菜夹子的细节照片——这些都成了维权的“武器”。

“我知道维权可能麻烦,但就想让商家知道,消费者不是好糊弄的。” 张先生说,哪怕最终只拿到退款,也要让这种“套路”暴露在阳光下。

在他看来,这场维权不仅是为自己讨公道,更是给所有消费者提个醒:面对不合理的“文字游戏”,沉默只会让更多人受害。

在直播带货的狂欢里,“标错价”“文字陷阱”成了某些商家的“遮羞布”。他们以为耍点小聪明就能蒙混过关,却忘了:生意的根基是诚信,消费者的信任一旦破碎,再便宜的“套路”也换不回口碑。

张先生的维权路还在继续,但这件事已经撕开了行业里的一道裂缝——藏在暗处的“猫腻”,终会被阳光照亮。

0 阅读:78
鱼星语聊社会

鱼星语聊社会

专注于社会频道,关注你的关注,欢迎顺便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