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惩!”6月29日,山东烟台,一男孩在路上扫了一辆共享电动车,谁知为了好玩,竟直接骑着车进了海里,导致车子被海水淹没,围观的人都怕电动车漏电导致出现伤亡!可男孩却不以为意,还在海里继续骑车,网友:真出了事希望家长不要起诉索赔!
据烟台广播电视台6月30日报道,烟台海岸,游客们正沿着沙滩散漫踱步,忽然被一阵突兀的电机声拽住目光——一个穿白T恤的男孩,正跨坐在青绿色的共享电动车上,油门拧得“嗡嗡”响,直直往海浪里扎去。
海水迅速漫过车轮、吞没踏板,车身歪歪扭扭地晃着,像被按进水里的玩具,周围惊呼声瞬间盖过了浪涛声,没人知道男孩是怎么冒出这个念头的。
或许是扫码开锁时,瞥见海边粼粼的波光觉得新鲜;或许是看着共享车的电量,突然想试试“水上骑行”的刺激。
他弓着背、攥紧车把,任海水打湿裤腿,甚至腾出一只手拍打车把,仿佛在跟这个“新玩伴”较劲。浅滩里,旁边的路人看到后:“这孩子疯了!电动车泡海水会漏电啊!”
可男孩充耳不闻,笑声混着电机的轰鸣,在海风中刺得人耳朵生疼。 阳光照在泡着海水的共享车上,青绿色的外壳很快结出白花花的盐渍,电池和电路在咸涩里加速“窒息”。
当时浅滩里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牵着妈妈的手踩水,妈妈瞬间攥紧孩子手腕往岸上拖,眼睛死死锁住海里的男孩——谁都怕下一秒,电流会顺着海水蹿向每一个人。
直到男孩终于把车骑回岸边,车身滴着水,车座下还往下淌着混着沙的海水,有路人凑近看,发现车把的二维码还在闪烁,可电机里的锈迹已经爬了出来。
消息传到网上,评论区炸了锅。有人痛骂“熊孩子祸害公共资源”:“海水泡过的电池、电机基本报废,最后还不是平台买单,我们这些正经用户跟着吃亏!”
更多人后怕到发抖:“万一漏电,海里的人全得遭殃!这孩子拿命当玩笑,家长平时咋教的?”还有网友放狠话:“真要出了事,希望家长别腆着脸起诉索赔,先问问自己管没管好孩子!”
细想更惊心:共享电动车本是城市便民工具,设计用于马路,从没经受过海水浸泡的考验。海水里的盐分腐蚀性极强,电池短路、电机烧毁只是其次,更可怕的是漏电隐患——潮湿的海水是导体,一旦电路破损,电流会在海水里疯狂扩散,别说男孩自己,周围十米内的人都可能触电。
更别提男孩骑车时的危险:海水阻力大,电动车极易失控,他年纪小、平衡感弱,万一摔进水里被浪卷走,连呼救都来不及。
男孩的“任性”背后,藏着太多缺失:对共享资源的珍惜、对安全规则的敬畏、家长的日常监管……有人说“孩子还小,别太苛责”,可“小”不该是危险行为的护身符。
海边本就有安全提示,共享车条款也写着“禁止违规使用”,这些规则不是摆设,是护着所有人的屏障。当男孩把电动车骑进海里时,踩碎的不仅是公共秩序,还有对“危险”最基本的认知。
如今,那辆泡水的共享车不知命运如何,男孩有没有被家长教训、被平台追责,也没人知晓。但这件事该敲醒更多人:别等悲剧发生,才教孩子“什么能做”;
别让公共资源,成为“猎奇冒险”的牺牲品;更别让“好玩”的借口,掩盖安全教育的缺位。就像网友说的:“严惩不是为了罚孩子,是让所有人看到,破坏规则、漠视安全,必须付出代价。”
太阳雨
这小逼宰子早晚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