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于凤至嫁给张学良。新婚夜,她对张学良说:“不许拈花惹草。”张学良猛地扑过去,把她按在床上,狠狠地亲了一口:“我就沾你这枝花。”谁料不久后,便带另外一个女人回来。 于凤至,1897年出生在吉林怀德县,家里是做生意的富商。她从小聪明,5岁就进私塾读书,13岁考进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学了家事、国文啥的,毕业后还当过老师。1916年,19岁的她嫁给了15岁的张学良,成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儿媳。 张学良呢,1901年出生在辽宁海城,是张作霖的大儿子。1928年老爹被炸死后,他接管东北军政,搞了个“东北易帜”,让东北归了国民政府。后来1936年,他发动西安事变,逼蒋介石抗日,可事后却被蒋软禁了大半辈子。 于凤至和张学良结婚的1916年,正是中国乱糟糟的时候。军阀混战,北洋政府管不住全国,东北是张作霖的地盘,奉系军阀势力不小。那年头,婚姻多半是家族联姻,感情反而是其次。于凤至嫁给张学良,既是两家利益的结合,也带着点年轻人的憧憬。可那年代,男人三妻四妾不稀奇,女人的地位再高,也得面对现实。 1916年4月,于凤至和张学良在郑家屯结了婚。新婚夜,她说了那句“不许拈花惹草”,张学良也回了句甜言蜜语。刚开始,俩人日子还算和睦。于凤至管家有道,张学良忙着军务,家里大事小事她都扛着。后来他们生了几个孩子,日子看着挺平稳。可这平静没多久,就被打破了。 1928年,张学良在天津认识了赵一荻,也就是后来的赵四小姐。赵一荻比张学良小11岁,长得漂亮又有才华,俩人一见就擦出了火花。没多久,赵一荻就从上海跑到东北找他,完全不顾家里反对。张学良把她带回家,这事儿对于凤至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他不是那种偷偷摸摸的人,直接把赵一荻带到身边。于凤至咋办?她没大吵大闹,反而冷静地接受了现实,还给赵一荻安排了住处,让她以“秘书”的身份跟着张学良。这份大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1931年,日本搞了个“九一八事变”,东北丢了。张学良带着于凤至和赵一荻搬到关内,日子更不好过了。1936年,他发动西安事变,逼蒋介石抗日,这事儿干得漂亮,可结局却惨了——他被蒋介石软禁,从此没了自由。于凤至没抛弃他,一直陪着,帮他处理外面的事儿。 可到了1940年,于凤至得了乳腺癌,只能去美国治病。赵一荻留下来照顾张学良,俩人的关系更近了。于凤至走了后,家里的事儿全落在了赵一荻身上。这段时间,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算是名存实亡。 1964年,蒋介石要求张学良跟于凤至离婚,和赵一荻正式结婚。这时候,于凤至已经在美国待了20多年,身体也不好。她没反对,签了字,从此一个人在洛杉矶过日子。1990年,她去世了,享年93岁。 张学良呢,被软禁了几十年后,晚年去了夏威夷,2001年去世,活了100岁。赵一荻2000年在台北去世。仨人的故事,就这么散了。 于凤至和张学良的婚姻,不光是俩人的事儿,还跟那段历史绑在一起。张学良因为西安事变被软禁,东北军也散了,国家后来抗战胜利,可他个人却付出了大代价。于凤至的大度和隐忍,成了很多人眼里的传奇,可她内心的苦,谁又知道呢? 这段感情,还让人看到那时候女人的无奈。于凤至再能干,也逃不过时代和丈夫的选择。赵一荻的出现,不是她能控制的,可她硬是靠智慧和气度稳住了局面。 说白了,这段婚姻就是个缩影。那年代,男人可以随便“拈花惹草”,女人却得忍着。张学良不是坏人,但他也干了让人失望的事儿。于凤至的坚强和赵一荻的坚持,都让人感慨。历史书上,张学良是大人物,可在家里,他也只是个普通男人,有血有肉,也有缺点。
1940年,八路军一个班长,为了掩护队伍撤离,带着鬼子就往山上跑,谁知跑到了悬崖
【2评论】【10点赞】